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 3月份CPI同比上漲 8.3%,一季度GDP增長同比回落1.1個百分點。在總需求的三駕馬車中,一季度出口增速同比回落6.4個百分點,投資增速提高0.9個百分點,消費增速則提高5.7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今年的宏觀經濟復雜性不斷提高。一方面,雖然物價環比漲幅略有下降,但仍呈高位運行,全年實現4.8%的調控目標可能性較低。另一方面,隨著美國經濟衰退概率增大,出口增速可能繼續下降,而從緊貨幣政策也必然抑制投資增速。這樣,未來如果消費難以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并且投資效率得不到根本改善,則經濟下滑風險就會增大。最終,經濟滑向滯漲的風險會持續積累,政策調控的內在矛盾性不斷增加。
針對多重困局,預計宏觀調控始終會體現以下兩方面重點。
第一個方面,從緊貨幣政策的姿態不會改變。在公布最新數據之后,央行之所以緊接著通過了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0.5%的決定,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由于4月份央行票據和正回購到期規模較大,同時央行外匯占款增加又投放了大量人民幣,需要維持一定的對沖操作力度;另一方面,更重要是的,央行試圖繼續向市場傳遞緊縮信號。在各界普遍認為從緊貨幣政策會有所松動時,這能夠起到防止通貨膨脹預期反轉的作用。
當然,在貨幣政策實際執行過程中,事實上的緊縮力度已較去年大為下降,在中小企業、涉農企業貸款等領域已有了放松。這表明,此后貨幣政策的信號作用會增強,而信貸控制政策可能會弱化。
第二個方面,寬松財政政策將成為防止經濟下滑的重要手段。財政將繼續增加社會保障類的支出比重,在我國所面臨的成本推動型通脹階段,短期內對物價上漲影響有限,卻能真正引導居民消費增加,促使消費成為拉動經濟的主力。同時,重視減稅也是當前財政政策的創新點。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在一季度經濟增速回落的同時,全國稅收收入卻同比增長33.8%,增幅居近年同期最高,除去通脹因素,這是很不正常的,必然會影響民間經濟活力與未來財政潛力。在征管能力不斷提高的情況下,稅率等要素有必要適當降低,從而整體上保障民間稅負的合理性。當然,強調減稅更多是從整個政府控制財源的角度,包括稅、費和各種準公共收入。而減稅思路的著眼點應在于:通過包括增值稅在內的改革來推進投資模式的優化和轉型;通過個稅、印花稅等改革對居民真正讓利,來實現國民經濟向消費主導型的轉變。
目前,尚未引起重視的是改革和放松管制也應是突破困境的重要舉措。在我國的歷次調控中,都曾配套出臺了很多改革措施,起到了非常深遠的作用。但是,在本輪調控過程中,迄今為止對改革的強調還有所不足,各領域的管制一度有加強的傾向。只有真正相信市場、適度放松政府對市場的權力,才能為經濟增長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早日走出經濟困局。例如,上世紀里根政府的成功范例是解除了當時美國航空業管制,進而鐵路、電信、金融等行業都融入了這一潮流,最終使消費者得到真正實惠,國家競爭力迅速上升,走出了經濟滯漲的泥潭,為克林頓的經濟黃金時期奠定了基礎。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