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市場經濟中政府實施宏觀調控的兩大主要工具。面對中央就下半年經濟工作提出的"一保一控"的基調,如何與貨幣政策密切配合,財政宏觀調控無疑大有可為。
事實上,2008年以來,為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加大民生投入,財政宏觀調控力度是相當大的。為繼續促進節能減排,中央財政今年安排專項資金270億元,這種"以獎代補"的調控政策,意味著每節約一噸煤國家就獎勵200多元;針對今年物價上漲過快給居民帶來的壓力,2008年中央預算安排對農民補貼支出1335.9億元,比上年增長23.4%;為應對成品油價格上調,從7月起,全國城市和農村低保對象每人每月分別提高15元和10元;此外,中央財政還安排950億元支持災區居民搶險救災和恢復重建。
為落實中央"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要求,日前財政部、國稅總局決定將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由11%提高到13%,將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稅提高到11%,同時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退稅。今年來幾次稅收政策的調整明顯體現出"有保有壓"的調控方向,符合國家長期發展戰略,也表明財政政策將在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方面起到更重要作用。
正如央行有關負責人所言,貨幣政策很難單獨解決國內經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解決具體行業和結構性問題可能還涉及到其他方面的政策,例如財政政策、產業政策或者進出口政策,需要聯動。近日召開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二季度例會專門強調,要進一步加強貨幣政策與財政、產業、外貿、金融監管等政策的協調配合。
一般來說,貨幣政策在調節社會供求總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財政政策在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優化結構和調節收入分配方面具有重要功能。財政部部長謝旭人不久前指出,為了實現宏觀調控目標,需要根據經濟運行的具體情況,著重加強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他認為,當經濟運行中出現通貨膨脹苗頭且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時,可以采用穩健的財政政策優化經濟結構,同時實施相對緊縮的貨幣政策抑制可能加劇的通貨膨脹趨勢。
的確,奧運會之后,要達到"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宏觀目標,在央行去年6次加息和去年10次、今年5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之后,貨幣調控的空間已經有限,健全財政政策體系、讓財政政策發揮更大作用的需求日益顯現。財政部科研所博士后李全撰文稱,未來中國應以財政政策的強勢調控支撐有可能出現的經濟下滑。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霍德明強調,政府財政收入盈余很多,為了維護奧運之后的社會安全和穩定,應該考慮更合理的社會分配;應對價格的放開,肯定要有相應的財政政策,比如對中低收入人群減稅。
多年來,我國靠投資帶動GDP增長的成分非常大,而且其中來自政府的投資非常多,霍德明為此指出,今后的關鍵是要達到靠消費帶動GDP增長的目的,所以需要拉動內需的財政政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部長魏加寧認為,解決我國經濟結構上存在的內外失衡問題,既要減少對出口的財政補貼,降低出口退稅率;又要積極發揮財政作用,擴大內需。
由于我國經濟存在的現實復雜性,對不同部門和不同行業的財政調控政策力度應有一定的區別,做到有保有壓,以利于宏觀經濟平穩健康地運行。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副教授陸前進認為,財政政策應發揮結構性調整的功能:一方面是對有些產業的擴張要從緊,防止其過度增長;另一方面對有些產業的發展要增加支出,給予財政支持,做到有保有壓,區別對待。他建議繼續相機調整出口退稅政策;取消利息稅,調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對"三農"、災區和低收入群體大力支持等。無獨有偶,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徐連仲日前也提出建議說,鑒于目前較高的CPI漲幅,為保護廣大中低收入階層的生活水平不下降,應取消利息稅,提高個稅起征點。
可喜的是,我們看到,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轉發的《關于2008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意見的通知》強調,將由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牽頭進一步推進稅收制度改革,主要內容就包括實施新的企業所得稅法、推進資源稅制度改革、改革個人所得稅制度、研究制定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方案等。另外,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上半年全國財政盈余已超萬億元。因此,今年下半年,在以雄厚財政實力作后盾的基礎上,以稅改為重點的財政宏觀調控或將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看點。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