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8月14日發布的月度數據顯示,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7%,比上年同期回落3.3個百分點,比6月份回落1.3個百分點。這一增速明顯低于市場預期的16%,也已回落至2007年以來的新低。
7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較大幅度的回落,引起了市場對經濟下滑過快的擔憂。有評論說,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中國亦未能躲過經濟減速的大趨勢。由于出口減速及成本上升開始壓縮企業利潤,奧運期間關停相關工廠亦削減了工業生產,7月我國工業生產增速回落至2007年以來的新低,在宏觀調控作用影響下,預計未來工業產出將繼續承壓。
對工業生產增速的回落,需要有一個全面正確的分析和解讀。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祝寶良認為,工業運行的這一態勢是中國宏觀調控政策的結果,也反映了世界經濟變化對國內經濟有較大的影響,同時也有臨時因素的短期沖擊。
從出口方面看,受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導致外部需求減少、人民幣持續升值、調整出口退稅率、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等多項減順差政策調整的影響,7月份我國出口同比增長26.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7.3個百分點。
從生產成本方面看,受國際原油、鐵礦石等初級產品價格上升的影響,我國能源、原材料價格也呈現出不斷攀升的勢頭。企業生產成本提高影響了工業生產。統計顯示,7月份,我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出廠價格同比上漲40.2%,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出廠價格同比上漲32.6%,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出廠價格上漲52.4%。
此外,自然災害頻發及其滯后影響也拖累了工業生產增長。
祝寶良認為,雖然7月份工業生產增速出現回落,但并未改變今年以來工業生產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工業生產繼續朝著宏觀調控方向發展。1至7月,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同比增長16.1%,仍保持了較快增長。
從工業經濟整體運行看,總體上符合國家宏觀調控的方向。在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引導下,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勢頭得到進一步遏制。今年上半年,占工業增加值約30%的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油加工、化工、電力六大高耗能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5%,比上年同期回落5.6個百分點,增幅回落幅度高于工業3.4個百分點。
在對外貿易方面,今年以來,我們一直致力于調整出口產品結構,采取多種政策、有效控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從出口結構上看,占據我國出口半壁江山的機電產品,增長穩定,已經成為外貿出口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今年1至6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3887.8億美元,增長25.3%;高新技術產品1961.7億美元,增長21.8%。而紡織、鋼鐵等行業則因附加值較低等原因出口減少。上半年,鋼材出口2694萬噸,同比下降20.2%,其中鋼坯出口同比下降了97%。焦炭出口744萬噸,同比下降7.5%。
伴隨高耗能行業生產的減少,全國單位能耗降低的速度也在加快。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5.76%,全國單位GDP能耗同比降低2.88%,這一數字高于2007年同期2.78%的降幅,也高于今年一季度下降2.62%。這說明,我國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增長的綠色含量在增加。
從工業經濟運行質量方面看,我國工業經濟增長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布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高附加值產品增長較快,工業產品結構進一步改善。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鋼鐵行業高附加值板材、管材、帶材增長17.4%,附加值較低的長材類生產增長6.9%。前5個月新型干法水泥比重達到56%,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高端產品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從工業經濟生產效益方面看,工業經濟效益仍維持良好勢頭。1至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10944億元,同比增長20.9%,增速比前兩個月還有所加快。從行業層面看,出現行業利潤普漲的格局。在39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34個行業利潤實現增長。若扣除石油開采、石油加工、煤炭、電力4個受價格影響波動較大的行業,其他35個行業的利潤合計同比增長32.2%。
這些都說明,隨著宏觀調控逐漸顯效,我國的工業生產表現出速度適中、結構優化、效益穩定、質量提高的特點。同時也說明,我國工業生產保持持續、穩定、較快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仍存在著平穩較快增長的動力和活力。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