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日指出,當前國內經濟運行面臨四大矛盾,并說明下半年要突出抓好九項工作。分析人士指出,無論是矛盾認定還是工作重點都沒有本質變化,這反映出近期宏調政策不會有根本變化,依然是一保一控。但中央對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承認顯示,政策仍會存在邊際調整。
國務院8月27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匯報08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會上指出,當前國內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矛盾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物價上漲壓力較大;二是影響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制約因素依然較多;三是節能減排形勢依然嚴峻;四是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朱之鑫同時說明的還有下半年要突出抓好的九項工作。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相關資訊后指出,近期宏觀調控政策不會有根本變化。原因有二,其一主要矛盾無本質變化。上述四矛盾中,對“突出矛盾”認定無本質變化。保增長和防通脹仍然位列前兩大矛盾。其二,從下半年要突出抓好的九項工作也可以看出,未來工作重點無變化。九項任務中的前兩項依然是保增長和控物價。7月末,中央政府已將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魯政委表示,主流媒體的低調處理也顯示出宏調基調沒有根本變化。在市場關于政策可能轉向或放松的紛紜討論與眾多“藥方”涌現之際,本次國務院匯報基調備受關注。如果調控導向有變,則在本次會議稿中必然會有充分體現。然而主流媒體在此關鍵時點低調處理這一新聞,可能暗示報告內容相對于此前的調控方針,并沒有多少需要各方重新加以領會的新精神。
值得關注的是,魯政委指出,第四個矛盾是首次出現的新提法,承認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困難顯示在政策執行中仍存邊際調整空間。
當前國內經濟形勢還不是非常明朗。經濟增長開始放緩,但究竟會下到什么程度現在還無法判斷;消費物價水平同比增長速度已經開始回調,但不排除個別月份反彈,工業品出廠價格仍在走高,7月更是創10年來最高,通脹壓力仍然較大。因此,宏調政策在保增長和控通脹之間的權衡還需藝術性把握。預計年內,政府會密切關注整體經濟的變動情況,適時進行微調。近日,在維持原有緊縮性貨幣政策和穩健的財政政策的基礎上,已經做出的邊際調整有,央行允許商業銀行調增5%或10%的信貸規模;財政部和國稅總局調增部分紡織服裝產品的出口退稅率。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