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經濟呈現更顯著下降趨勢,美國金融危機沖擊波正在全球擴散之際,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央銀行近日幾乎步調一致地作出下調基準利率等重要決策,以期迅速傳達積極信號,整固市場信心,抑制股票等資產價格的大幅下跌,同時進一步拉低信貸成本,以避免實體經濟部門受到嚴重沖擊。
各主要央行加緊應對金融危機
全球聯手
在連續出臺向銀行存款準備金支付利息、提高對金融市場的注資力度、設立專項基金購買短期商業票據等措施后,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8日緊急宣布降息0.5個百分點,將聯邦基金利率從2%下調至1.5%,同時把向商業銀行貸款的貼現率從2.25%下調至1.75%。
同日,歐洲央行宣布將歐元區主導利率從4.25%下調至3.75%;英國央行把基準利率下調0.5個百分點至4.5%;中國央行也降低了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和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當天宣布降息的還包括加拿大、瑞士、瑞典、阿聯酋央行。
此前一天,澳大利亞央行已經將基準利率從7%調至6%,以色列央行將基準利率降低0.5個百分點至3.75%。日本、俄羅斯、巴西等重要國家貨幣當局雖未直接降息,但也出臺注資等重要舉措。部分投資機構預測,未來幾日還可能有更多央行加入降息行列。
美聯社說,這是2001年“9·11”恐怖襲擊以來,西方主要央行再次聯手降息救市。8日幾家央行在共同發表的聲明中說:“在這一罕見的聯合行動中采取提供流動性等措施,是為了舒緩危機中金融市場的緊縮局面。”
情勢危急
主要央行的降息此前已在大多數市場人士意料之中。而促使美聯儲未等到月底例行會議就宣布緊急降息,其他央行也步調趨同的原因,首先是金融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近日的連續暴跌。
8日收盤時,美國紐約股市三大股指連續第六個交易日下跌,道瓊斯指數全天大幅震蕩,標準普爾指數已收在千點之下。此前,歐洲、日本以及部分重要新興市場國家的股市也都頹勢難抑。股市的變化除了對企業和投資機構的財務產生直接影響外,更突出反映了全球投資者的信心嚴重缺失。這種悲觀心態目前已經成為各國央行和政府化解危機的一個重要阻礙。
除了資產市場價格暴跌外,信貸市場的流轉停滯問題顯得更為嚴重。根據相關機構數據,美元3月期的倫敦銀行間拆借利率(Libor)對美聯儲基準利率的溢價在此前兩周內已經翻了一番,為歷史罕見。同時,歐元區銀行間拆借利率(Euribor)也達到自1999年歐元發行以來的最高值。本次央行聯合降息,其更主要的著力點還在于拉低市場信貸融資成本,為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提供資金來源。
連續不斷的貨幣財政援助和刺激政策,最終還是為了避免經濟出現嚴重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8日發表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分別為3.9%和3%。按照基金組織的標準,一旦增長率低于3%,即意味著全球經濟出現衰退。其中,今明兩年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分別為1.5%和0.5%,“接近或正進入衰退”。其中,美國增速分別為1.6%和0.1%。
報告指出,對于發達經濟體,問題在于信心和信用的惡性循環,消費者和企業將是金融危機的下一個受害者。而全球化令發展中國家難以和發達國家“脫鉤”,發展中國家中商品貿易依存度大的經濟體減速明顯,那些出現貿易逆差及過分依賴外資的經濟體所受影響最大。
值得指出的是,在本次聯合降息后,全球利率走勢似出現轉向,前期以抑制通脹抬頭為主的宏觀調控基調發生重大改變。由于經濟減速和大宗商品價格回落,通脹壓力趨緩,8日的央行聯合聲明印證了這一點:“金融危機加大了經濟下行風險,通脹壓力削弱,因此全球貨幣政策放松是合理的。”
效果有待觀察
一些觀察人士指出,主要經濟體,特別是美國的信用周期已經進入收縮通道,基準利率變化能否有效影響市場利率水平,除了依賴央行可控的資金成本外,還受到風險溢價、市場心態等多種因素的制約。預期效果是否可見,還需觀察。
如果干預政策未能很快重塑市場信心,可能導致金融危機及信貸緊縮繼續惡化。美國房地產市場是否探底還不明朗。歐洲房地產市場若再出現更大范圍的衰退,資金大規模撤離新興市場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經濟可能承受更沉重壓力。
不過,縱觀一年來從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的發展過程,美歐貨幣當局的一系列措施在關鍵時點上還是起到“救市”作用。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期的一份報告,在研究歷史上出現的124次銀行危機的相關數據后發現,貨幣及財政當局對銀行和金融系統的救助效果總體正面。這主要體現在能夠確實減少經濟產出的下降幅度;在嚴重危機時對于解決流動性不足起到關鍵作用。
從全球角度看,發展中經濟體由于政策調控能力的進步,以及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有望為全球經濟提供一定動力。因此,基金組織預計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速仍在相對較高水平,分別為6.9%和6.1%。其中,中國分別為9.7%和9.3%。
日本三菱日聯銀行高級分析師哈爾佩尼認為,面對重重困難,沒有“一針就靈”的妙藥。但近期各舉措不斷出臺表明各經濟體當局更加“積極主動”。美國銀行分析師彼得·克萊茨默表示:“能夠重視風險并分擔憂慮,是一件好事。就這種意義上而言,(聯合降息)會起作用。”IMF預計,在正確有效的宏觀經濟和金融措施下,全球經濟明年下半年有望開始復蘇,當然與此前的商業周期相比,復蘇速度將非常緩慢。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