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我國貿易順差達293億美元,創下單月新高。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是進口增速大幅下降所致。目前,我國外需減弱已成定局,未來需要政府出臺相關政策促進出口,并通過提振內需創造新的增長點。
貿易順差創新高
江南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魏鳳春認為,9月進口增速下降很快,主要是國內真實的投資與消費降低的結果。目前,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值保持在27%左右,實際值則持續下降到18%左右。其中,房地產投資逐月下降至29%。消費名義增長率高達23.2%,真實增長也創出歷史新高。但是,消費增長主要集中在石油制品中。消費增長依賴于存量財富與增量財富,在經濟下行背景下,收入下降是必然的,消費難以支撐中國持續增長。
9月份出口增速21.5%,較上月有所回升。魏鳳春認為,9月份出口較為穩定,一是由于國外消費能力的下降使消費者選擇替代品,而中國產品符合了這一要求;二是中國貿易在減少對美國信賴程度的同時,加大了與周邊國家與地區貿易的往來,是貿易多元化的必然結果。
中信建投宏觀經濟分析師胡艷妮認為,9月貿易順差創新高主要是由于進口增幅放緩,以及受去年基數較高的影響。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帶來進口總值增幅下降。
采取措施提振內需
魏鳳春認為,貿易順差再創新高的可能性不大。一是愈演愈烈的次貸危機會將金融風險傳染到實體經濟中去,企業破產引發失業增加,從而減弱其購買力;二是美元泛濫會增加美國出口,從而減弱中國貿易逆差;三是歐洲、日本等經濟衰退已成定局,中國出口產品會受到抑制。
分析人士認為,面對全球金融動蕩和經濟加速下滑,美元對主要貨幣卻繼續升值,尤其是在歐洲央行未減息的情況下歐元對美元大跌。美國經濟如果陷入衰退,其它經濟體也將受拖累,其貨幣相對美元價格也會貶值,這將直接影響到我國以美元計價的產品出口的增速。申銀萬國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稱,4季度出口將基本穩定,進口增速將大幅回落。
魏鳳春認為,外需減弱已成定局,這將迫使中國加速尋找能夠替代“制造業美元”的財富創造之路。政府應通過積極的出口退稅與財政補貼等方式促進出口,同時繼續加強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減少對發達經濟體的依賴。另外,可采取降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以及放松信貸規模等政策,以及部分減稅等。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