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來國家已經針對目前的經濟狀況開始逐步對市場進行控制,當然不免也會對工程機械行業產生一些影響。
從行業當前面臨的負面因素來看,鋼材等生產成本的上漲確實給工程機械帶來一定的壓力,但最不能承受的是小型企業,目前的問題不是行業整體下滑而是兩極分化,國有企業和大型民營企業基本上沒有勞動力成本增加的壓力。
盡管機械終端產品提價比較困難,但由于行業集中度高,而且主要產品已經形成了品牌效應,所以成本上漲也是品牌產品提價的一個好時機。以柳工為例,今年裝載機已經提價3次,提價幅度約5%;推土機毛利率高于裝載機,提價2%-2.8%。
從出口角度來看,目前國家對工程機械行業很重視,稅收等政策也相對較為寬松。而且由于產品定價的歷史背景,土方機械有很大的性價比優勢。
另外,行業的調整也是整合的良好時機。當前,各企業正在拳頭產品基礎上快速延伸相關產品,行業整合有所加劇。
從需求角度來看,工程機械不僅僅是通貨膨脹的受害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通貨膨脹。特別是裝載機、挖掘機在礦采和煤炭行業的需求非常旺盛,而因運力緊張推動上馬的高速鐵路建設也令混凝土、旋挖鉆機、起重機的需求量大幅增長。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