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工信部正式公布了工業產品生態設計試點企業(第一批)的通告,在41家國家首批試點企業中,中聯重科成功入選并最終獲得評審通過。
當下,促進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已在全世界范圍內達成共識。在行業領軍者中聯重科看來,“綠色設計”是裝備制造業的大勢所趨,而公司也一直把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貫徹到每一個環節當中。
綠色產品 全生命周期管理
“80%的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取決于產品設計階段。”工信部節能司副司長畢俊生表示,在設計階段,充分考慮現有技術條件、原材料保障等因素,優化解決各個環節資源環境問題,可以最大限度實現資源節約,從源頭減少環境污染。
作為全球裝備制造業領軍企業的中聯重科,近年來依靠科技創新,大力發展綠色技術,依托行業唯一的建設機械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混凝土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流動式起重機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現代農業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這六位一體的高端創新體系有效推動了企業的綠色發展。
2012年,依托于自身設計能力與CIFA技術,中聯重科應用碳纖維材料研發了全球最長101米碳纖維臂架泵車,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更是為高聳建筑和大跨工程的施工提供了高效裝備。該技術使泵車臂架重量減輕40%以上,泵車總重減少15%以上,輕量化帶來了能耗的大幅降低,同時碳纖維材料的應用使產品壽命長達20年以上。
據悉,在今后的試點中,中聯重科將以混凝土機械為主要試點產品,樹立生命周期理念,結合國家混凝土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綠色環保發展規劃,探索建立混凝土機械生態設計推進體系,推動企業在綠色發展意識、生態設計能力、管理制度建設、清潔生產水平、產品開發和品牌影響等方面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引導工業污染防治從“末端應對”向“全生命周期管理”轉變作出積極探索。
綠色生態 可持續發展內核
過去的幾年,是中國工業高速發展時期,中聯重科在這個階段迅速成長為一家世界級的裝備制造企業,其綠色發展理念也滲透到了其各個環節。中聯重科企業內部正在開展“產品變革”、“材料變革”等一系列的“綠色革命”,通過綠色新材料應用研究、設備轉型升級、研發創新設備、支持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等戰略,以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今年,在全國政協兩部門對中聯重科專題調研中,中聯重科工程機械集團副總裁殷正富指出,中聯重科綠色戰略成效顯著。2014年,中聯重科全面展現了“可靠、綠色、智能”的產品生態設計理念:三橋56米碳纖維臂架泵車、機制砂+干混砂漿兩位一體系統解決方案、LNG攪拌車等30余款產品無一例外的以“綠色”為核心內核。
其中“機制砂+干混砂漿兩位一體系統解決方案”是綠色轉型的典型代表,其以機制砂石代替河沙,免去烘干環節,大幅降低商混和干混投資及生產成本。通過“兩位一體整體解決方案”,每立方米混凝土可降低20%的水泥用量,該產品以節能、環保的設計理念深受客戶好評。
中聯重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3年,公司計劃投入資金2.93億元,開展生態設計試點工作。在主機產品研發與行業標準的制定上,將參與制定混凝土機械產品生態設計通則,開發生命周期評價軟件;編制產品設計、材料選擇標準;研發基于礦山剝離廢石的機制砂石生產線、連續級配混凝土綠色生產線、基于清潔能源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等生態設計產品;建立樓站、運輸、泵送和再制造等產品的制造環評標準;在共性技術研究中,將建設五個綠色產品供應點,攻克六個生態設計共性難題。
中聯重科用實踐行動和長遠的具體規劃,成為行業生態設計典范企業,引領著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潮流。在中國制造“走出去”的當下,從中聯重科國際化的成功經驗來看,用“綠色”產品創造“綠色”生態,應該成為所有中國制造企業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