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摩根士丹利: 2009年發行4000億-6000億元政府債券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表示,中國政府應提早宣布開支計劃展示支持經濟增長的決心,這將有助于增強市場信心,提升財政政策的效果。王慶樂觀認為,中國有能力為2009年財政支出計劃發行4000億-6000億元政府債券,以刺激經濟增長。資本支出之外,政府還有可能提高個人所得稅最低門檻和加快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的轉型。
二、麥格里:1.5萬億元來自財政 刺激確實是新的,2.5萬億元人民幣則來自之前安排的資金
據麥格里證券的中國經濟學家貝爾徹的估計,只有1.5萬億元人民幣的財政刺激確實是新的,2.5萬億元人民幣則來自之前安排的資金。在他看來,“該方案的表面價值看上去很龐大,而且對市場情緒可以產生積極效應。但我認為真正的基本細節要全面重估。”
三、權威人士透露:一是增發長期建設國債,二是增加預算內投資資金比重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披露,在資金來源上,權威人士透露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增發長期建設國債,二是增加預算內投資資金比重,“后一種指的是在正常的每年預算盤子里加大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但具體規模多大,目前仍在商議中”。
四、境外傳媒:傳4萬億投資地方將承擔四分三
【香港《文匯報》】目前,中央正與地方研討部署如何劃分這筆巨額投資“蛋糕”。而按照以往的經驗和規律,預計中央和地方的最后出資比例將為1:3,即中央財政出資1萬億元,同時帶動地方和民間實現投資3萬億元。有專家測算,4萬億元投資相當于07年GDP的16%和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9%,未來兩年料可拉動中國的實際GDP每年增長2個百分點。
該消息人士表示,1:3的比例與1998年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時,中央與地方投資的比例大體一致,與當前中央和地方投資管理體制也基本一致。目前,社會投資中大概有25%左右需中央審批或核準,其余75%則由地方政府直接決定。此外,今年第四季度的投資安排也體現出中央與地方1比3的比例。
五、發改委:民間和社會投資將成為“4萬億”重要來源
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副司長曹文煉稱,在擴大投資、拉動內需的政策環境下,除了要加大財政投資的力度,啟動民間和社會投資亦尤為重要,而股權投資基金亦是重要工具之一。
曹文煉表示,“在目前背景下,發展股權投資基金是深化投資體制和金融改革比較好的結合點和選擇。”他稱,政府可通過設立政府引導基金,引導股權投資資金投入需要重點支持的行業和領域。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亦表示,中國政府推出4萬億的投資拉動經濟發展,發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為一種很好的通道。
據悉,考慮的方案包括:允許外資有限合伙人(LP)投資中國本土普通合伙人(GP);外資普通合伙人與中國普通合伙人組成管理公司;甚至允許優秀的外資普通合伙人在中國內地設立獨立的管理公司,發起人民幣基金等。
六、經濟觀察研究院院長 清議:未來10年我國有望推出28萬億投資計劃
如果至2010年末相應的4萬億投資全部完成,扣除今年年末的1000億元和用于政府充當業主的廉租房投資等因素,未來兩年實際用于基礎設施的投資可達到3.5--3.6萬億。應該說,此項投資計劃總體上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如不出預料,2009年和2010年中國的GDP將分別達到30.1萬億和33萬億,意味著中國未來兩年將達成的基礎設施投資比例平均為5.63%,超過聯合國建議的比例一成有余,但超過的部分可以視為彌補以往年度的欠賬。
推而論之,如果未來10年中國經濟繼續以每年9--10%的速度遞增,姑且不考慮人均GDP進入6000美元之后,基礎設施投資比例還應當進一步提升的因素,繼續按照5%的比例計算,中國未來10年內累計的基礎設施投資至少應當接近28萬億元人民幣。若考慮比例提升的因素,則應當達到或接近33萬億元。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