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全線走熊,讓那些為其提供生產設備的重工企業也失去了業務支撐。中小企業自不用說,就連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和礦山設備生產商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NYSE:CAT),也被迫下調盈利預期。
卡特彼勒7月23日在官網宣布,預計2015年總營收將為490億美元(約合3042.50億元人民幣),比在今年1月作出的預期下調了10億美元(約合62.11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卡特彼勒還公布了今年二季度的業績,總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降。總營收下降至123億美元(約合763.70億元人民幣),降幅為13%;凈利潤降至7.1億美元(約合44.03億元人民幣),降幅高達28.9%。
受此影響,截至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1點18分,卡特彼勒股價已下降3.15%至77.25美元。
卡特彼勒將盈利預期下調的首條理由歸結于美元匯率波動。卡特彼勒首席執行官道格·奧伯赫爾曼(Doug Oberhelman)稱,原本預期今年總營收為500億美元(約合3104.70億元人民幣),但是美元走強,使得卡特彼勒在許多國家的營收有所減少。
除此之外,卡特彼勒認為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大宗商品的下行行情對其造成了負面影響。重工企業的“荷包”與大宗商品走勢息息相關。去年,卡特彼勒的能源、運輸和采礦部門業績占據了公司總業績的56%。
然而,不僅煤炭、石油、銅礦、鐵礦都正處于一片跌勢中,甚至連有“保值利器”美譽的黃金,也在本周跌至2010年以來的最低點。彭博大宗商品指數(Bloomberg Commodity Index)在本周亦跌至十三年來的最低點。
彭博社援引美國投行威廉·布萊爾公司(William Blair & Co.)分析師Lawrence De Maria的統計數字稱,目前全球大約有3000臺采礦機正處于停止運轉狀態。
在這樣的背景下,卡特彼勒那些準備賣給礦產商的黃色挖掘機和自卸卡車,以及準備賣給能源行業的發動機和發電機,自然都要受到拖累。
“盡管美國的經濟狀況謹慎樂觀,全球經濟卻相對停滯。”奧伯赫爾曼說,中國和巴西經濟放緩,歐元區經濟因希臘問題充滿了不確定性,煤炭、鐵礦和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在短期內也不會明顯回升,“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控制成本,以渡過艱難時期。”
不過,盡管今不如昔,卡特彼勒給投資者的回報并未因盈利預期的下調而減少。
卡特彼勒官網宣布,計劃在今年三季度回購15億美元(約合93.12億元人民幣)普通股。在去年,其已回購了42億美元(約合260.85億元人民幣),今年上半年亦回購了5億美元(約合31.05億元人民幣)。
“股票回購是我們將所有者權益返還給投資者的一種方式。”奧伯赫爾曼說。除此之外,公司董事會還在6月將二季度的股利提升了10%。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