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出爐后,市場對于央行降息的預期日益強烈。11月18日,一年期央票發行利率大幅走低96基點,降息似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決策部門并未急于采取行動,在市場預期的幾個降息時間窗口,央行均按兵不動。觀察人士認為,“降息之靴”遲遲不落,可能出于三方面考慮。
其一,為國內資源價格改革和深層次改革作鋪墊。目前我國通脹壓力大為緩解,經濟結構調整的空間、時間窗口出現,決策層可能考慮擇機推進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改革,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和發展方式轉變。
近幾年,資源價格改革的呼聲一直很高,但由于2005年以來,國際市場上資源價格一路飆升,使得我國通脹壓力增大,價格改革隨之延后。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國際市場上資源價格大幅跳水,國內資源價格改革迎來較好機遇。眾所周知,我國水、電、油、煤、糧食等方面的價格明顯低于國際水平。假設與有關專家的建議和預測一致,國家在當前適時推出價格改革,而央行同時大幅降低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向市場投入大量流動性,一段時間之后,價格改革和流動性泛濫兩股力量不無導致通脹形勢失控的可能。
當前,央行遲遲不推出降息政策,可能是出于配合整體經濟改革的考慮,保持利率在合理有效水平,為較長時期保持價格水平穩定奠定基礎。
其二,防滯脹。隨著美歐金融部門去杠桿化,生產者和消費者信心持續低迷,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緩,我國的通脹壓力明顯緩解,經濟增速也出現下滑。面對這一新情況,“防通縮”理應成為央行的當務之急,不過央行在今年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到,“近期要防止通貨緊縮,在長期要防止通貨膨脹?!笨梢姡胄袑τ陂L期的通脹形勢,保持謹慎態度。
事實上,央行可能更擔心滯脹局面的出現。首先,世界經濟難以在短期內復蘇。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美國經濟第三季度已開始萎縮,其他經濟體增長前景也將持續黯淡。如果全球經濟衰退,中國恐怕也難以獨善其身。目前,研究機構普遍預測我國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將在9.5%左右,2009年將面臨?!?%”的局面。其次,由于國際上大規模金融救援計劃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未來可能轉化為通脹壓力,使得2009年價格上行風險加大。
可以說,2009年經濟增速下降和物價上行壓力都是央行需要考慮的因素,滯脹局面當然是央行最不愿意看到的。為避免這一局面的出現,把握好貨幣政策的節奏和力度至關重要。控制物價是央行的要務,保增長也是貨幣政策目標之一,不過從“流動性陷阱”的角度來看,財政政策在刺激經濟增長方面可能更為有效。當前我國銀行間流動性并不缺乏,在銀行惜貸和企業投資意愿不強的背景下,通過降低利率和準備金率來刺激經濟增長的效果可能并不明顯,反而會引發流動性再度泛濫,央行自然需要保持適當謹慎。
其三,觀察前期政策效果。在國際金融動蕩加劇的形勢下,我國央行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三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釋放“保增長”和穩定市場預期的信號。由于從貨幣政策操作到對價格和產出等宏觀變量產生影響,需要經歷復雜的傳導鏈條,因此,貨幣政策發揮效果一般存在時滯。這意味著貨幣政策需要有“前瞻性”,避免可能出現的過度調控。這樣一來,在9月和10月持續密集的政策出臺之后,央行保持適當的慎重可以理解。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