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工業協會7月28日召開信息發布會,介紹今年上半年鋼鐵行業運行情況。上半年,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持續下降,雖然粗鋼產量有所下降,但是鋼材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導致鋼材價格持續下跌;而鐵礦石價格出現兩個多月的反彈,鋼鐵企業主營業務虧損嚴重,鋼鐵行業面臨的形勢仍然十分嚴峻。
粗鋼產量近20年首降
上半年,全國粗鋼產量4.1億噸,同比下降1.3%。去年同期為同比增長3%。全國粗鋼產量近20年來首次下降,2014年很有可能是我國粗鋼產量進入峰值區的一年。中鋼協指出,按照發達國家粗鋼產量變化趨勢推測,我國粗鋼產量達到峰值以后,將在峰值附近波動一定時期以后呈現下降趨勢。
歷史數據顯示,2014年是粗鋼產量峰值年,2013年是粗鋼表觀消費峰值年。2013年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7.1%,2014年同比下降3.29%,201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4.71%。我國粗鋼表觀消費量進入峰值區的特征明顯,市場需求大幅增長已經成為歷史,今后若干年粗鋼表觀消費量將在一定區間內波動,略微增長或有所下降均屬正常。
上半年鋼材出口大幅增長。上半年,全國出口鋼材5240萬噸,同比增長27.8%;進口鋼材665萬噸,同比下降8.2%。上半年累計凈出口鋼材折合粗鋼4766萬噸,同比增加1279萬噸。中鋼協指出,保持這樣的出口量有利于緩解國內市場供需矛盾,但是從現在已經了解的情況看,在貿易摩擦方面已經面臨著非常大的壓力。
中鋼協跟蹤分析部分會員企業鐵礦石庫存與礦價的相關性發現,兩者存在較高的正相關性。即:礦價下跌,企業庫存下降;礦價上漲,企業庫存上漲。反映出買漲不買跌的采購心理,鋼鐵企業的集中補庫、集中采購,對礦價上漲起到了助推作用。近期鐵礦石價格出現了一波下跌行情,但是仍然不能抵消鋼材價格下跌的影響。
鋼企虧損加劇
自2014年以來,國內市場鋼材價格一路下跌。進入2015年,下跌趨勢不但沒有減緩,反而更加劇烈。今年以來鋼材價格指數降幅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降幅。鋼材價格指數持續突破有指數記錄以來的低點,目前已經跌破63點。6月末平均價格與上年末相比,冷軋薄板每噸下降853元,鍍鋅板每噸下降851元,熱軋卷每噸下降704元,螺紋鋼每噸下降595元,高線每噸下降564元。
鋼價的持續下跌導致企業虧損加劇。根據中鋼協統計,今年上半年,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5萬億元,同比下降17.9%;實現利稅390.5億元,同比下降14.1%;實現利潤總額16.4億元,而主營業務虧損216.8億元,增虧167.68億元;虧損企業43戶,占統計會員企業戶數的42.6%,虧損企業產量占會員企業鋼產量的36.8%;虧損企業虧損額185.5億元,同比增長98.5%。
企業之間已出現明顯分化。上半年,盈利前10名企業合計盈利165.9億元,同比增長113.1%;虧損前10名企業合計虧損139.7億元,同比增長152.3%。分析盈利企業特點,一是生鐵制造成本較低,并且效益越好的企業降本增效力度越大,僅煉鋼生鐵制造成本一項,企業間的差距每噸就高達500-900元;二是勞動生產率高,效益較好的企業年人均產鋼普遍在800噸以上,部分企業年人均產鋼量在1000噸左右。
形勢依然嚴峻
中鋼協分析認為,機械行業增速持續放緩,汽車產銷增速回落,造船行業新接訂單和手持訂單大幅下降,傳統用鋼行業增長動力不足,致使鋼材需求持續下降,需求不足仍是行業面臨的主要困難。
長期的低價格損害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鋼鐵行業經過對標挖潛和管理提升取得的降本成效完全不能彌補鋼材價格下跌帶來的損失,長此以往,企業生存都是問題,對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也構成了影響。
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較突出。受銀行嚴控鋼鐵企業的貸款規模影響,許多鋼鐵企業面臨著不予增量、續貸困難、漲息和抽貸等問題。
鋼鐵企業要清楚地認識到市場的嚴峻性以及嚴峻形勢的長期性,防風險首要的就是要保證資金鏈不斷裂。中鋼協建議,鋼鐵行業要適應經濟增長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就要積極主動進行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鋼鐵行業要加快轉型升級,加快由制造型向制造服務型轉變。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