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政府網18日刊登的消息,國務院辦公廳15日發布通知,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促進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若干政策》。
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知識產權局、中科院、工程院制訂的這份文件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取得顯著成績,但也存在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自主創新成果轉移機制不健全,工程化和系統集成能力薄弱,產業化資金難以籌措,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等突出問題。為加快推進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制定上述政策。
上述政策共分5部分,15條,包括:培育企業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能力;大力推動自主創新成果的轉移;加大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投融資支持力度;營造有利于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的良好環境;切實做好組織協調工作。
根據上述政策,我國將提高企業的技術開發和工程化集成能力。按照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的總要求,支持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以產學研結合等形式,共建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產業技術開發體系;支持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工程化試驗設施。
“國家在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進能源、現代農業、先進制造、節能減排、海洋開發等重點領域,選擇一批重大自主創新成果,實施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專項工程,給予適當的政策、資金等支持”。
上述政策提出,要切實落實促進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的稅收扶持政策。“企業加大對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的研發投入,對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等研發費用,按照有關稅收法律和政策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
上述政策規定,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技術轉讓所得,按照有關稅收法律和政策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在專業技術職務評聘中,要將科研人員開展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情況作為重要的評價內容,引導、支持科研人員積極投身于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活動。
根據上述政策,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要加強對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的總體規劃和協調,定期發布《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及時發布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專項工程內容及進展情況。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抓緊制定和完善配套措施及具體辦法。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