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歲末,中央財政政策方面確定了農村金融改革的主要思路,可以說是執行國務院關于拉動內需十項新舉措,利好農村經濟的政策。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俞琚曾指出,農村市場對工程機械的需求不可小覷。在近日協會展開的研究課題統計中顯示,在北方幾個省,僅農業用裝載機年需求量就約在12萬臺左右。農村經濟的發展,對工程機械將有比較明顯的拉動作用。因此,許多企業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及時了解農村相關政策是十分有必要的。
央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近日表示,政府采取的十項應對措施中,很大一部分要投入到民生工程以及農村地區,解決農村基礎設施、教育以及醫療等問題。
張健華指出,下一步農村金融改革的主要思路包括:堅持提供低成本金融服務,完善風險管理模式,推進金融組織和產品創新,加強農村金融政策與其他政策配合等四個方面。
首先要堅持在農村地區提供符合基本需求的低成本金融服務。為適合農村經濟特點,降低農村金融服務的成本,應以提供滿足農戶基本需求的金融業務為出發點;適度放寬農村金融機構的準入門檻和監管標準;利用現代科技降低農村金融服務成本;雇傭合適的信貸人員,降低人工成本;保持農村信用社縣(市)法人地位的長期穩定。
二要完善風險管理模式。為實現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要促進農村金融機構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實現商業可持續發展,應加快推進農村地區利率市場化進程,完善利率覆蓋風險機制;探索“龍頭企業+小額貸款”、互保基金等多種形式的風險補償方式,提高信貸資金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借鑒扶貧貼息貸款管理體制改革的經驗,正確發揮財政補貼的杠桿作用;利用信息技術,解決農村信貸中的成本高和信息不對稱問題,降低金融機構面臨的風險;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完善農村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機制,發揮市場對農村金融機構的約束作用。
三要繼續推進農村金融組織和產品創新,構建適度競爭的金融市場。可在考慮農村金融市場容量和金融機構商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適度放寬市場準入,穩步推進適應農村金融需求多樣性特點的金融組織和產品創新;培育農產品期貨市場和農業保險市場,促進農業發展;鼓勵擔保機構和擔保方式創新。
四要加強農村金融政策與其他政策配合,利用政策扶持推進農村金融改革。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對農村金融給予政策支持是普遍做法。在前期的農村信用社改革過程中,為支持農村信用社在農村地區經營,國家在稅收上給予了部分優惠,包括營業稅減按3%征收,所得稅中西部地區全免,東部地區減半。
受金融危機影響,今年中國經濟或將面臨下行壓力,金融也會因此受到一定影響。張健華表示,如果我國經濟能夠抵御這場危機,那金融體系影響就不大,農村金融機構也不會遇到太大沖擊。他認為,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把行之有效的政策明確并固定下來。下一步將綜合發揮財稅、貨幣、監管等政策的作用,建立激勵有效、風險可控、協調配套的政策扶持體系。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