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媒體眼中,譚旭光是一個很有性格的人。
遠遠地看他,臉上卻總有著一股傲氣,特別是在他仰頭的時候,這種傲氣就更加明顯;近距離接觸,除了智慧與樂觀之外,譚旭光的性格中似乎還有著一股牛氣。也正因為如此,有媒體笑稱譚旭光為“牛人”。盡管譚旭光對“牛人”的稱呼不置可否,但譚旭光確實很喜歡牛。
牛具有著天生的拓荒能力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為此,譚旭光也自詡為“斗牛士”。除了喜歡“西班牙斗牛士”的曲子之外,譚也經常向外提及自己的斗牛情結,并以此激勵企業員工奮勇爭先的志氣。
“他有一個愛好,就是喜歡拉二胡,拉得有模有樣,還特別喜歡《駿馬奔騰》這個曲目。”有熟悉他的員工這樣告訴記者。“譚雖然有點牛氣,但卻從不吹牛,他所做的計劃都是有憑有據,我個人理解,他的這種牛氣,其實更說明他做人做事有底氣和激情。”
事實也正是如此。
在譚旭光看來,做企業就要是要有牛氣、有激情。只要有這么一股子牛氣與激情,就沒有干不成的事。
據說,濰柴當年的第一筆工程機械訂單,就是譚旭光用這種具有激情的牛脾氣拼下來的。當時譚旭光出了車禍,斷了三根肋骨,為了談判,他打著繃帶去跟客戶談。而對方完全被他的精神所感動,最終簽下了合同。
坐五望十
按照譚旭光的想法,濰柴動力的未來目標應該是成為一家通用發動機供應商,為重型汽車、客車、工程機械、船用、發電等行業提供大功率動力配套,打破國外獨立發動機廠商難以成為大器的宿命。“我們的目標是要做世界上最大的通用發動機生產商,到2012年實現1000億元的銷售收入,并進入世界500強。”譚旭光雄心勃勃。
但有誰想得到,就在十年前的1998年,濰柴企業還欠息、欠費、欠稅高達3億元之巨,負債率高達98%,賬面虧損8000多萬元,實際虧損3億元,職工已經連續6個月沒有領到工資。
2003年2月,已經是濰柴“掌門”的譚旭光對濰柴進行了徹底的改革。而這一次徹底的企業產權改革,則讓濰柴獲得了新生。2004年,濰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成為全國內燃機行業第一個年銷售收入超過百億元的大型企業。
此后,譚旭光制定了一個更高的目標: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
“不可能,一年增加100億?簡直就是癡人說夢。”有人對他的言行給予強烈質疑。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質疑聲中,濰柴猶如一頭狂奔的牛,產銷一路沖高。
2008年下半年開始,由美國次貸危機演變而成的全球金融風暴,正在影響著中國實體經濟。內需不足、投資減少、出口下滑,三大經濟引擎集體受挫,汽車行業備受煎熬,遭遇了一個寒冷澈骨的冬天。
12月20日,是濰柴動力2009年度舉行商務大會的日子。天公不作美,就在大會即將舉行的時候,天空飄起了雪花,飄散的雪花為這個寒冷的冬季多少增添了一些冷意。
然而,在濰柴動力商務年會的現場,卻呈現出和室外迥然不同的景象。當譚旭光邁著四方步,沉穩地走上了主席臺上時,原本喧囂的會場立刻鴉雀無聲。
“2008年,濰柴銷售收入突破500億元,出口創匯8億美元,連續5年入選中國企業500強,排名逐年提升。目前,濰柴已成為行業內發展最快、運行最好的企業之一。濰柴將在此基礎之上,力爭2012年銷售收入再翻一番,突破1000億元,進入世界五百強。”當譚旭光以其頗具感染力的語調在大會上宣布2008年濰柴所取得的成績之時,原本鴉雀無聲的會場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譚旭光以濰柴拿得出手的好成績在質疑者面前證明了自己。
未雨綢繆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張興業曾經表示,從國際上看,獨立的柴油發動機企業越來越少。當前,美國的康明斯可謂碩果僅存。而在國內,似乎也只有與中國重汽一拍兩散的濰柴和玉柴兩家在支撐門面。
在張興業看來,康明斯之所以能夠存活下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們與東風的合作。而相應地,奔馳、沃爾沃等重卡生產企業,都有自己的專用配套發動機生產廠,既不對外供應也不從向外面采購發動機。
但在譚旭光看來,濰柴就是要打破這種宿命,成為一家大馬力的通用發動機生產商。
目前,濰柴在大功率發動機市場上的霸主地位十分穩定。在國內15噸及以上重型汽車和5噸裝載機領域的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原本奄奄一息的重卡企業由于裝載了濰柴的大馬力發動機也由此起死回生。
但面對逐漸走強的中國重卡市場,競爭對手也在悄然發力。
在國內,一汽錫柴在一汽集團的支持下投入巨資開發出了奧威發動機,東風有日產雷諾11升發動機和康明斯的C300系列產品,上柴則與日野合資生產11升發動機,在中型發動機領域,獨樹一幟的玉柴也在重型發動機市場頗有斬獲。
與此同時,國外巨頭亦不甘示弱,歐洲三大重型卡車品牌沃爾沃、奔馳、雷諾均在不同的時點,與國內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
對于這些強大的對手,頗有底氣的譚旭光似乎并不放在心上,“外資的發動機廠需要五年的時間才能夠起來,建立服務網絡也得三五年。而且,同樣是歐Ⅲ的機器,濰柴在現有平臺上開發的產品,國內的對手根本無法和濰柴競爭”。
盡管表面上看起來不以為然,但譚旭光卻在企業內部激情布局、未雨綢繆。
為了保持技術上的領跑優勢,譚旭光開始為濰柴引進“外腦”,和奧地利AVL公司聯合建立了“濰柴-AVL歐洲研發中心”。如今,濰柴常年有幾十位工程師在此工作。站在世界內燃機技術前沿的濰柴,早已品嘗到了注重技術的甜頭。“現在,濰柴每年開發的新產品就有幾十種,新產品產值已經占到我們企業工業總產值的一半。”說這話時,譚旭光很自豪。
“現在國內的大功率發動機沒有一臺是進口的。占有絕對市場份額的濰柴功不可沒。”業內專家倪宏杰說。
“濰柴正在經受最嚴峻的挑戰,但濰柴依然有信心戰勝困難。”譚旭光依然信心十足。
事實上,早在2007年12月,濰柴就曾經召開全體領導干部會議,向全集團發出了全球經濟衰退即將到來的預警,從思想上進行了全面的統一。2008年9月,濰柴開始組織專業調研團隊,對國內外資本市場、產品市場、人才市場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評估,認真研究行業的未來走勢,切實制訂應對措施。
可以說,在應對本次經濟危機的過程中,濰柴又一次走在了行業的前列。也正因為如此,即使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濰柴還是取得了“牛氣”的成績。
抱團取暖
在譚旭光看來,通過10年的創新發展,目前的濰柴已經具備了比較雄厚的經濟基礎,并成為一個知名的動力品牌,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資本運作經驗,這些都是企業渡過難關的有力保障。不僅如此,濰柴還擁有一條聚集了濰柴動力發動機、法士特變速箱、陜西漢德車橋等企業組成的動力總成黃金產業鏈。“這非常有利于發揮企業間協同競爭優勢,擴大企業發展空間,增強企業抗風浪能力。”譚旭光表示。
目前,濰柴已與產業鏈、廣大的供應商、主機廠、經銷商、服務商結成了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體,構筑起了多層次的戰略合作平臺,擴展了各種業務合作領域。
“越是在危難時刻,這種合作就會越緊密,足以保證企業渡過難關。”譚旭光表示,在2009年,濰柴將繼續秉承“用戶滿意是我們的宗旨”的經營理念,把用戶呼聲作為第一要求,把用戶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用戶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用戶滿意作為第一標準。而這既是濰柴動力及特約維修服務中心對客戶的承諾;同時也是濰柴為廣大經銷商和特約維修中心量身打造的一種嶄新的盈利模式,預計2009年將會給經銷商和維修服務中心新增5億元以上的利潤,真正實現制造商、經銷商和服務商的多贏。
據介紹,2009年濰柴將根據市場需求推出更多的新舉措。
產品方面,繼續向社會大批量投放已經得到了市場驗證、具備當今國際先進動力水平的藍擎國ⅢWP10、WP12發動機。同時,還將以10升、12升發動機為基礎,功率段向下延伸。在本次商務大會上,濰柴推出了WP5、WP7柴油機產品。這兩款產品承接了濰柴經典產品藍擎動力的核心技術,借鑒了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小排量發動機研發理念,是濰柴為8—12米客車、中重型卡車及各種工程機械量身定制的全新機型。可以說,WP5、WP7產品的推出,也標志著濰柴在產品和市場結構上更趨于合理化,使其持續增長能力顯著增強。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