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發改委獲悉,隨著有關方面積極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截至目前,國家發改委牽頭對外開展產能合作的國家已達12個。今年上半年,我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達560億美元,同比增長29.2%。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取得明顯成效。
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國家出臺了相關支持政策,系統提出了鋼鐵、有色、建材、鐵路、電力、化工、輕紡、汽車、通信、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12個重點領域的主要任務,全面部署了加強統籌指導和協調、完善對外合作機制、改革對外合作管理體制。
此外,國家發改委還建立了委省協同機制。7月,國家發改委與河北省簽署合作協議,建立首個產能合作委省協同機制,將河北省作為產能合作示范省,在建設多雙邊合作機制、制定產能合作規劃、爭取金融機構融資支持、設立產能合作基金等方面對河北省予以支持。河北省將結合鋼鐵、水泥、玻璃、光伏等重點領域和亞洲周邊國家、非洲及中東歐國家等重點區域,制定扶持激勵政策,設立財政專項資金,建立動態更新的重點項目庫,積極推動產能合作。雙方確定,河北省企業在南非、塞爾維亞等國家的鋼鐵、水泥、光伏、玻璃等領域13個項目,將作為首批產能合作重點項目由國家發改委協調推動。
在推進產能合作過程中,企業發揮市場主體作用,不斷拓展對外合作方式,創新商業運作模式,積極主動開展產能合作。如奇瑞汽車投資4億美元在巴西建設汽車生產線,在自身拓展市場的同時帶動汽車配套零部件企業對外投資。此外,重慶市對外投資協會牽頭組織勘查、設計、咨詢、施工等企業成立“對外承包工程聯盟”,在亞非重點國家聯手承攬基礎設施項目,促進上下游企業協同“走出去”。
經過半年多的扎實工作,目前產能合作的政策框架基本建立,對外合作布局初顯輪廓,早期收獲項目穩步推進,產能合作總體實現了良好開局。
下一步,國家發改委表示,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持續推進產能合作。推動《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確定的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編制國際產能合作規劃,加強對企業的宏觀指導。與有關省份、重點企業、主要金融機構建立協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擴展雙邊產能合作機制,推動實施一批重點合作項目,以及聯合發達國家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