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溫家寶在訪問歐洲各國期間,對外界談論最多的是中國在2009年應對危機的信心和策略,這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國。然而與世界其他各國投資救市不同的是,中國救的不是某些處于困境中的銀行,而是中國的實體經濟建設,這些經濟領域的繁榮能夠連鎖反應的拉動中國整體經濟的穩步增長,而且這些投資不是在過剩的產業上,而是一些具有新生意義的重大項目建設。
正在訪英的中國總理溫家寶1月31日在此間說,中國四萬億的投資計劃是投向實體經濟,沒有拿錢往銀行里補窟窿。
溫家寶31日下午特意來到中國銀行倫敦分行,看望并向駐英中國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拜年。
他給海外一線的金融工作者吃“定心丸”:中國的銀行資產質量比較好,流動性充裕,處在一種比較穩健、健康的經營狀態,“這就對我們國家應對金融危機,起了巨大的支撐作用?!?/P>
溫家寶說,目前的危機首先是金融危機,是因為美國次貸危機暴露出來,然后“金融機構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發生倒閉破產”。
在此嚴酷背景下,溫家寶感慨地說,中國的銀行經過改革,從剝離不良資產,到銀行改制,建立現代銀行制度,到股份制上市,現在銀行的質量比過去大大提高,不良資產大約在平均2.5%左右。
溫家寶強調,中國金融機構在國內外處于比較好的局面來之不易,因此“一定要繼續堅持穩健經營的方針,一定要保證資產質量,一定要加強經營監管,出了問題再監管就晚了。監管應該在發生問題之前,這樣付出的代價小。”
世界各國都在大規模進行政府投資,但許多國家的“救市”仍是在保銀行。溫家寶說,中國提出的四萬億投資計劃是投向實體經濟,是實行結構性的減稅政策,讓利于企業和老百姓,實行的家電下鄉、農機下鄉、汽車下鄉,都是用各種補貼方式促進消費,“我們沒有拿錢往銀行里補窟窿?!?/P>
同時,溫家寶提醒說,“決不能把貸款放在重復建設上,不能放在過剩產能建設上,銀行既要實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又應該把握貸款的原則,使今天的貸款不至于日后變成新的壞賬。”
談及全球金融危機,溫家寶指出,銀行的問題正從投資銀行向商業銀行蔓延,各國企業都反映現在貸款難,這說明“金融危機的走勢還不明朗”。他鼓勵在海外一線的金融工作者“密切關注國際金融動向,分析金融危機的走勢,和它給我們國家可能帶來的影響?!?/P>
中國銀行倫敦分行總裁葛奇對記者說,溫總理春節期間親臨銀行不僅給大家帶來了“信心和鼓勵”,而且在全球金融危機之際,勉勵大家審慎做好業務,傳遞了很深的含義。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