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重科在海外并購的經典案例是并購意大利混凝土機械制造企業西法。并購之后,西法的生產重心轉移到中國本土,采購成本降低20%左右,大大提升西法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而中聯產品借助西法品牌影響力迅速在國際市場上占據優勢。中聯重科為什么能夠打造這樣的海外并購傳奇,一直是業內人士的關注點。
實際上,中聯重科與西法的融合故事背后有中國文化魅力的支撐。在西法公司米蘭總部的辦公室里,人們可以看到“至誠無息、博厚悠遠”的漢字條幅。西法董事長齊波拉說,盡管意大利人對漢語并不熟悉,但他們對“誠信、包容、執著、擔當”為核心理念的中聯文化深表折服。
在中聯重科總裁詹純新看來,中國企業要真正走向世界,絕不只是把產品從中國賣到海外、把人派到海外、把工廠建到海外,而是去融入全球產業生態,去做一個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人文地域共同支撐起來的世界級企業。
堅信“思想構筑未來”的詹純新說,國際巨頭在管理理念、技術資源、市場布局上都遠遠領先于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此情況下,中聯重科只有走出去,參與到國際市場競爭中去,才能不斷拉近與領先者的距離,繼而實現超越。中國企業的戰略、管理、技術、文化必須以全球為維度,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配置。這便是中聯重科“走出去”的意義所在。
中聯重科2008年成功并購意大利西法之后,遵循“越是國際化,越是本土化”的適應國際市場原則,力求平臺本土化、人員本土化、經營模式本土化,甚至金融本土化。并購后,西法保留當地原有經營團隊,實行本地化管理,意方原董事長不僅繼續留任,還出任中聯重科副總裁。西法并購案一役讓中聯重科發現,“包容、共享、責任、共舞、規則”的五項原則對于融入全球產業生態鏈效果顯著。
據中聯重科品牌部總經理馮筠慧介紹,包容就是要去理解別人,換位思考,融合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從而消除障礙;共享就是成果風險共擔,打造利益共同體,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企業并購后,對管理團隊進行股權激勵,在綁定利益的同時凝聚人心;責任就是對員工負責,對企業的未來負責,只有負責的員工,才能成就受人尊敬的企業;規則就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契約精神,對被并購的企業需要將其納入同一管理體系,由同一標準形成統一管理語境,處理問題一視同仁,信任而不放任;共舞就是定好角色、定好流程各就各位,側重收購之后的整合行為,更是持續的經營行為,通過共舞實現戰略上的統一,管理上的一體化,技術上的協同,市場上渠道共享和文化上的和諧。
馮筠慧說,中聯重科堅持上述五原則,至今未對西法公司派駐一名中方員工,但西法卻在嚴格按照中聯重科的制度體系運行。雖然西法在意大利是獨立的法人,但每年會接受中國總部的全面審計,對規則執行情況進行復盤。雖然遠在萬里之外,但西法每天的運作都與總部遙相呼應,步調統一。
中聯重科并購西法后,成功占據了全球工程機械第六的位置。事實證明,正是由于并購西法公司,中聯重科成功打入了歐美高端市場,成為世界混凝土機械的領軍企業。通過融合西法的技術,中聯重科還研發出了世界最長臂架的混凝土泵車。
詹純新表示,中聯重科將對企業發展戰略進行微調,沒有優勢的、不符合未來發展方向的產品板塊將堅決砍掉。他說,作為“一帶一路”戰略重點受益的裝備制造方面的龍頭公司,中聯重科目前已與眾多中字頭大型施工企業保持緊密合作關系,作為其上游設備供應商。齊波拉也表示,西法公司已做好準備,配合中聯重科在國際市場的資源整合戰略,為實施“一帶一路”項目打好基礎。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