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外貿的回暖態勢仍不明朗,但商務部近日表示促進出口穩定的政策在逐步到位,包括出口融資和出口信用保險等金融杠桿的設計。
16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分析連續4月下滑的進出口形勢時表示,外貿的下降有其結構性的特點。中檔消費品在國際市場上還有很大發展空間,競爭力比較明顯。目前是機電產品出口下降快于勞動密集型產品。我國出口產品60%是機電產品,因此這部分下降快直接影響到整體出口的下降。
而機電產品下降原因一是融資問題,二是加工貿易政策問題。姚堅說,在當前國際環境下,如果我們改進了融資,改進了加工貿易政策,對機電產品出口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事實上,貿易融資問題在學界早已被關注。對此專家表示,當去年10月出口開始下滑的時候,大部分外貿領域的人士認為是中國企業的融資現狀出現了問題,因為資金的短缺而導致后續發展不足,并未第一時間考慮到全球市場的萎縮。
在全球貿易市場的發展進程中,金融杠桿的調節作用是明顯的。在香港等貿易自由化程度較高的地區,貿易融資和保險信貸的金融市場同樣發達而成熟。
商務部16日表示,正在進一步推進和研究貿易融資的政策。姚堅表示,商務部將會同中央級金融機構,包括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和幾大商業銀行,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的融資,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等。
目前,全球貿易額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險的支持下實現的,有的國家的出口信用保險機構提供的各種出口信用保險保額甚至超過其本國當年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但中國的出口信用保險只占貿易額的2%~3%。
同時在加工貿易政策方面,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商務部將加工貿易保證金臺賬的實轉變成了空轉,減輕了企業的資金負擔。其次進一步縮小了加工貿易限制類的目錄。限制類的商品由原來的2400多種減少到目前的500種。三是推進加工貿易商品的內銷政策,包括研究內銷的便利化,下調內銷補稅的資金利息率等等,進一步促進加工貿易。
姚堅表示,上述政策的逐步到位都會促進對外經濟的回升,對于宏觀層面的就業穩定也具有積極的作用。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