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在宣工公司發展最關鍵、最困難時期,集團董事長于勇一行專程前來調研指導工作,為宣工公司全體干部職工帶來鼓舞、送來支持,調整思路、指明方向。于勇董事長代表集團感謝宣工各級干部和全體職工在應對市場挑戰中所作出的艱苦努力,高度評價宣工干部職工和幾代宣工人為集團、為行業奉獻了這樣一個優秀的企業。于勇強調,面對新的發展環境和當前的困難,全體宣工人一定要不等不靠、主動適應、眼睛向內、尋求改變,積極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主動適應市場的需求,努力打造自身競爭力,在集團非鋼產業大發展中,爭做旗幟性企業和排頭兵。
集團副總經理王洪仁、總會計師劉貞鎖參加調研,并分別就有關方面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集團有關部室負責人隨同調研。
宣工公司董事長常戰芳、總經理周之勝匯報今年以來主要工作、制約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公司下一步重點工作舉措、未來發展的戰略思路等。
8日上午,于勇董事長一行先后深入宣工加工分廠、液壓分廠、總裝分廠進行現場調研,每到一處,都看得認真、問得仔細,對裝備工藝、產品銷售、生產組織、技術研發、資金狀況、庫存數量、成本指標等方方面面的情況,進行詳細詢問了解,并現場分析公司當前存在的問題,指出未來努力的方向。
8日下午,于勇董事長聽取宣工公司工作匯報,出席中層干部大會,圍繞公司今后發展發表了重要講話。
于勇指出,宣工有著65年的發展歷史,宣工的發展凝聚著幾代宣工人的汗水與智慧,正是宣工人的共同努力,造就了極具代表性的民族工業品牌和中國馳名商標。宣工不僅是河鋼的財富,也是行業的財富。作為集團制造板塊的唯一一家企業和一大上市公司,宣工是集團未來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集團具有其他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宣工不僅要盡快走出困境,而且要在集團非鋼產業發展過程中,爭做旗幟性企業和排頭兵。
于勇指出,宣工是一個有著輝煌歷史的企業,在企業文化、技術團隊、職工隊伍和管理等各方面有著豐厚的積淀。企業當前的困難,是因為國家大的經濟環境發生了變化,宣工沒有及時改變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向,從而造成了小環境對大環境的不適應。對于宣工來說,當前最為急迫的就是要積極尋求改變,下定決心徹底顛覆計劃經濟體制與高盈利時期形成的傳統思維定式、市場理念和經營模式,主動適應市場需求,為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提升企業競爭力。
于勇強調,宣工有技術先進的生產裝備、實力強大的研發團隊,有國內獨有的專業技術,這樣一個配套齊全、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工程機械企業,本身就是一個極具競爭力的企業。加上我們擁有的技術、管理優勢,以及曾經創造過占據近40%市場份額的團隊,這些都是我們戰勝困難、實現更大發展的優勢。宣工擁有的另一個更加得天獨厚的優勢就是集團內部巨大的市場,集團每年的備品備件采購,完全可以在宣工主業競爭力培育期,為宣工實施多元發展提供廣闊空間。集團有足夠實力幫助宣工渡過難關。宣工要主動發力改變困境,要認真研究如何用足用好集團內部市場條件,通過多元發展為做精主業提供強大支撐。
于勇強調,歷史充分證明,宣工人是完全能夠駕馭代表民族工業的品牌企業的,是完全能夠掌握自己命運的。有了集團這樣一個龐大后盾的支持,宣工也是完全能夠改變自己的。宣工人一定要建立自信,決不能因為當前的困難而喪失信心。歷史上,老一代宣工人在十分艱苦的環境下創造過輝煌業績;今天,我們新一代宣工人,在這么好的條件下,決不能造成企業生存危機而成為歷史的罪人。我們要自信、自尊、自強,振作精神,煥發活力,加快步伐,尋求改變。宣工的歷史是值得尊重的,優秀的傳統是值得傳承的,但是,宣工面向市場化的保守經營理念必須改變,一切不適合市場經濟的東西都要徹底改變。要高度關注新型客戶關系的建立,把客戶需求移植到產品生產過程中去,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對客戶負責任,以市場把握產品方向,推動企業發展和進步。要像賣家電一樣賣產品,像家電企業那樣對待客戶,像家電行業一樣建立完善的內部管理考核體系。要從現在做起、從每一個人做起,最大限度改變宣工所有不適應市場要求的東西。通過改變,建立一支更加開放并能夠融入現代化經濟管理體制的團隊。希望經過我們這代人的努力,讓宣工重振輝煌,讓宣工人成為社會和行業中收入高、受尊重的最為體面的團隊。
于勇強調,領導班子要大膽地負起責任、擔當起特殊時期的歷史使命,提高駕馭能力,正確把握和引領企業發展方向,為企業和團隊植入新的發展理念,把企業引向一個正確的發展道路,鼓舞和帶領廣大職工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同時,要站在講政治、顧大局高度,堅決做好省委巡視組對企業反饋意見的整改落實工作。要以“三嚴三實”的作風和標準來要求衡量整改落實工作,保證整改落實工作取得實效。要強化“兩個責任”,構建長效機制,為企業生產經營和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最后,于勇董事長強調,宣工是集團的寶貴財富,每一個宣工人都是河鋼大家庭中的一員。集團對宣工的未來充滿信心,希望大家齊心協力,為宣工、為集團、為行業發展做出宣工人的新貢獻。
集團副總經理王洪仁要求,宣工領導班子和職工一定要樹立起強烈的危機意識、生存意識,堅定信心、創新思路,尤其是要改變市場觀念,提升完善市場意識,服務意識。希望宣工在市場銷售上要從售后服務、銷售機制、客戶關系去分析,爭取提高市場占有率。
集團總會計師劉貞鎖要求,宣工要按照集團全面預算管理的要求,削減附加成本,努力盤活庫存,加強財務政策的研究和運用。
宣工公司董事長常戰芳表示,于勇董事長的講話為宣工的發展、壯大指明了方向,集團其他各位領導為宣工提出了針對性的指導意見,更是給宣工2000名職工帶來了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宣工全體干部職工會深刻領悟于勇董事長的講話精神,以此為新起點,拿出壯士斷腕、破釜沉舟的精氣神兒,依靠而不依賴集團,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扎實的作風,更加主動的作為,做好“市場、產品、成本”三篇文章,主動擔當起壯大集團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重任,快速實現彎道超車,助力河北裝備制造業和區域經濟邁向高端發展,全力開創工作新局面,不辜負集團對宣工的期望。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