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界,Caterpillar(卡特彼勒)與代理商的齊心協力為人所稱道,而其與供應商的協作共贏同樣具有獨特而難以模仿的特性。
2000年12月19日,卡特彼勒的高管們聚集在公司總部皮奧里亞開會,并在此后啟動了“六西格瑪”計劃。不到一年時間里,相繼培訓了700多位“六西格瑪”黑帶大師,對公司進行了徹底而全面的改造,從而練就了推動業務增長的真功夫。按照卡特彼勒的一貫做法,這次“六西格瑪”計劃也同時推廣到與他們息息相關的供應商和代理商中間。
解密“卡特彼勒之道”:“黑帶大師” 與供應商
卡特彼勒鼓勵很多供應商施行“六西格瑪”標準,很多時候也會主動向他們提供“六西格瑪”培訓。在啟動“六西格瑪”計劃后的第一年,100家美國、歐洲的供應商啟用了“六西格瑪”標準。此后不久,又有100家供應商加入了這一行列。最終,共有1600余位來自卡特彼勒供應商的員工接受了“六西格瑪”培訓。
卡特彼勒在中國也同樣嚴格實施“六西格瑪”計劃。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卡特彼勒已經將中國作為公司供應商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稱之為公司的“擴展企業”,就整合本土資源、加強與中國供應商的協作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從1995年開始,卡特彼勒在中國啟動本土化采購。在十余年時間里,卡特彼勒中國供應商的數量成倍增長。通過這一策略,卡特彼勒不僅在中國打造了極具競爭力的供應商網絡,并在全球供應網絡中提高了公司的競爭力。卡特彼勒全球副總裁、中國區董事長陳其華在接受采訪時曾談道:“我們有十幾個‘六西格瑪’的黑帶大師幫助60多個本地供應商推動精益生產和價值流轉換。他們和供應商團隊一起深入現場,從各個細節入手,逐步走向卓越制造。”
在中國,卡特彼勒還為其供應商提供了業務培訓、技術交流、共同研發和企業文化建設等多元化的支持。通過這些培訓,供應商在產品質量、技術能力、產能和生產管理水平等方面得到了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整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供應商成為卡特彼勒的業務伙伴,這些企業逐步通過引入卡特彼勒生產體系以及“六西格瑪”等先進管理理念持續改進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并成長為當地行業領軍者。有些企業更是借助于在卡特彼勒合作中的能力提升,將業務擴展到中國之外,甚至在國外建廠,并為卡特彼勒全球工廠供貨。這意味著與卡特彼勒協作,中國供應商得到了更快速、更高效的發展。
徐州巴特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巴特)就是其中的一個。
作為卡特彼勒在中國最早的一家本土供應商,巴特在2004年就引入并推廣六西格瑪。2007年,巴特又引進運用卡特彼勒供應商考核體系。兩年之后,巴特獲得卡特彼勒公司全球優秀供應商銅牌認證,這意味著,巴特在成為卡特彼勒中國區供應商近10年之后,開始取得了為卡特彼勒全球供貨的認可。其后,他們又晉級為卡特彼勒銀牌供應商,并且在2012年跟隨卡特彼勒到泰國建廠。
這印證了陳其華的那句話:“通過‘六西格瑪’推廣和培訓,以及實施卡特彼勒精益生產等一系列活動,我們成功打造了供應商體系,使得他們不僅有資質和能力給卡特彼勒中國供貨,而且可以給卡特彼勒全球體系配套。”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