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外汽車式起重機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為了降低整機成本,提高性能,整機質量越來越小,在起重性能相同的情況下,自重約比10年前降低了20%左右,由于車輛自重的減少,使車輛采用盡可能少的軸數(尤其是大噸位起重機),這樣,大大簡化了車輛的結構,降低了成本,同時提高了起重機的作業能力及使用經濟性。所以,同等噸位的銷售價較前10年有大幅下降,對中國國內市場造成了很大沖擊。
國內起重機在整機質量控制上與國外存在很大的差距,以徐州重型機械廠三代產品(基本代表國內汽車式起重機技術水平)為例,可以看出,雖然同等噸位的整機自重逐漸降低,但變化不大,說明技術進步較慢。制約我國汽車式起重機整機質量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配套件技術水平較低。以發動機為例,10年前國內起重機采用的6135Q柴油機,額定功率160KW,自重為1200公斤,而現在采用功率基本相同的D6114發動機,自重僅700公斤,降幅達40%。近幾年國內發動機技術進步很快,對起重機整機質量的降低貢獻很大,而變速箱、驅動橋的技術水平基本沒有進步,仍然制約起重機整機質量技術水平的發展,此外,在鋼絲繩、油缸等方面自重控制上技術進步也很少。
第二,新材料、新工藝缺乏。目前國外輪式起重機普遍采用性能等級為960公斤鋼材,而國內材料性能等級普遍為460公斤。另外,對于非金屬材料,國外在材料性能上及制作工藝方面比較成熟,在起重機上的使用比例不斷增加,而國內因材料缺乏或制作工藝不成熟,在起重機上使用很少,近幾年玻璃鋼材料在起重機上得到應用,但其制作工藝上還有欠缺,需要進一步努力。
第三,設計手段比較落后或對新型設計工具掌握還不夠熟練,使目前的產品開發基本上處于模仿設階段。
而發達國家在產品開發上已進入完全優化設計階段,其在整機質量的控制上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第四,缺少完善的試驗、研究體系,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目前,國內起重機生產企業普遍存在底子薄,經濟實力弱,在產品試驗研究上的投入不夠或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完全具備自主試驗、研究的條件。創新技術一般直接在產品上試驗,所以技術創新上的風險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技術人員的創新意識。
國內汽車式起重機要得到發展,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整機布置要簡潔、流暢、突出重點,推廣微電子技術的應用。
二、具體結構細節設計要進一步細化,設計人員從意識上要摒棄不出問題就行的設計思想,每個零部件的設計都要達到結構上的最優化。
三、對整機質量影響較大的結構件,運用先進的設計手段,結合分析試驗,展開全面優化設計,總結出一套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法。
四、對采購件,要協同配套廠家一起,找出差距,幫助其改進,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五、加大對非金屬材料及其制造和工藝的研究應用。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