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彼勒再制造工業(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科學節能展示館舉行“卡特彼勒再制造,循環經濟推動者——暨卡特彼勒再制造在華十周年活動”。來自政府、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卡特彼勒客戶、代理商、合作伙伴等代表、卡特彼勒全球副總裁葛瑞德(Greg Folley)、卡特彼勒全球副總裁兼卡特彼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其華,以及卡特彼勒部分員工參加了慶典。
卡特彼勒全球副總裁葛瑞德致辭
2005年進入上海,在臨港設立卡特彼勒中國再制造中心,卡特彼勒將先進的再制造技術和理念引入中國。經過十年的發展,卡特彼勒再制造上海工廠已經成為卡特彼勒最出色的再制造工廠之一,不僅為卡特彼勒在亞太乃至全球的客戶在維修、更換、升級設備時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而且再制造對經濟和環境都產生了顯著的積極效益,彰顯了卡特彼勒踐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卡特彼勒負責可持續發展、工裝機具與再制造事業部的全球副總裁葛瑞德表示:“再制造是循環經濟的推動者,能夠實現資源的再生利用和多次循環的產品生命周期。再制造是卡特彼勒全球業務模式中關鍵的一個環節,保障客戶在產品生命周期內擁有最低的購買和使用成本。卡特彼勒將繼續攜手產業合作伙伴,積極創新,不斷拓展再制造業務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政府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提出大力發展再制造產業,把發展高端再制造、綠色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列入了國家的工業發展戰略。作為循環經濟的高級利用形式,再制造與制造新品相比,可以顯著降低客戶的產品成本,同時大幅減少能耗、原材料用量和固體廢物,而且再制造的產品在性能、壽命和可靠性等方面都可與新品相媲美。
卡特彼勒全球副總裁、卡特彼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其華表示:“今年是卡特彼勒在中國發展的40周年,再制造是卡特彼勒部署和實現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卡特彼勒秉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及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提供全球領先且符合本地需求的解決方案,助力中國逐步向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模式轉型,建設美麗中國。”
卡特彼勒作為全球最大的建筑機械、礦用設備、能源和動力系統制造商,在再制造領域已有40多年的歷史。卡特彼勒再制造工業(上海)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在中國獲得再制造許可的外國獨資公司,并且在2009年12月份被國家工信部批準為再制造的試點企業。
關于卡特彼勒:
90年來,卡特彼勒不懈努力,促使可持續進步成為可能,并在全球各大洲積極推動變革。卡特彼勒協助客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能源和自然資源的開發。2014年,卡特彼勒全球銷售及收入總額為551.84億美元,是建筑工程機械、礦用設備、柴油和天然氣發動機、工業用燃氣輪機以及電傳動內燃機車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公司主要運營三大業務板塊:資源行業、工程機械、能源和交通行業,并通過金融產品部門提供融資及相關服務。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