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鐵礦石的對外依存度不出意外的超過了80%。
多年來,我國鐵礦石的對外依存度不斷提升,為緩解甚至擺脫這樣的趨勢,無論是國家政府還是行業自身都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但到目前來看,我國鐵礦石“受制于人”的局面并未有所改善。
當前,國產礦盈利不佳,產量下降,與此同時,其下游鋼鐵行業,粗鋼產量開始下滑,這樣的背景下,國產礦又將如何“突圍”?
國內鋼鐵需求不濟 粗鋼產量下滑
今年以來,我國鋼材的出口表現亮眼。前10個月,我國累計出口鋼材9213萬噸,同比增長24.7%。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搶眼的出口難掩內需的疲軟,生產企業正是通過加大出口來緩解部分壓力。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王穎生在日前召開的“2015年黑色產業鏈衍生品峰會暨我的鋼鐵網礦石年會”上指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為53250萬噸,同比減少3291萬噸,下降5.82%。
據其介紹,今年國內鋼材消費主要還是建筑行業,約占整個鋼材消費的55%左右,包括了房地產、鐵路、公路及各個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等。
房地產方面,最新的數據顯示,前10個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880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而與鋼材消費緊密相關的房屋新開工面積則繼續下滑,同期房屋新開工面積為127086萬平方米,同比降幅達到13.9%。
除此之外,王穎生表示,各個行業的投資在放緩,像鋼鐵、煤炭等行業都處于過剩狀態,再投資再建設的量多是填平補齊,對鋼材需求的拉動并不明顯。不過,鐵路、公路等基礎建設上還有一定的增長空間。
機械、汽車、造船、家電等其他用鋼行業,今年以來的表現平平無奇,以致于今年的鋼材價格一路下滑,部分生產企業的生產步伐也有所放緩。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粗鋼累計生產6.09億噸,同比下降2.1%。
礦價大幅下挫 對外依存度再攀升
隨著國內粗鋼產量的下滑,鐵礦石需求也不得不呈放緩之勢。但從今年的鐵礦石進口數據及國內鐵礦石的生產數據來看,國產礦受到的“傷害”更為明顯。
截至目前(11月10日),Mysteel鐵礦石價格指數顯示,62%品位的澳洲粉礦為48.05美元/噸。今年以來,該品位鐵礦石指數多在60美元/噸下方,最低觸及44.25美元/噸,近期均在50美元/噸下方盤整。
低迷的礦價,使得國內不少鐵礦石生產企業陷于虧損狀態,從而不得不采取減產、停產的措施。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重點監測的32家大中型礦山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63.78億元,同比下降30.49%;利潤總額虧損43.38億元,同比上年盈利的51.46億元降低210.75%。
隨著礦價的走低、虧損的加劇,國內鐵礦石原礦產量自去年9月份起已連續12個月同比下降。根據今年1-9月,我國累計生產鐵礦石10.16億噸,同比下降9%。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國產礦的生產呈現出放緩的跡象,但鐵礦石的進口仍較為平穩。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鐵礦石累計進口6.99億噸,和去年基本上持平。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副秘書長馬增風指出,截至今年8月末,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80.4%,較去年末的78.5%又提高了近2個百分點。
需要說明的是,近兩年,進口鐵礦石的來源國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據悉,2010年左右,我國鐵礦石進口來源國基本在65個國家左右,但目前已經下降到40個左右。其中,從澳大利亞、巴西兩個國家進口的鐵礦石占總進口量的8成有余?!胺侵髁鞯V山顯著下降,供給方壟斷進一步加劇”,馬增風指出。
勤練內功 謀求生存與發展
我國鐵礦資源條件先天不足,品位低、自然賦存條件差,這些因素決定了國產礦生產成本要遠高于四大礦山的生產成本。除此之外,我國鐵礦石行業還存在結構不合理,產業集中度低,抗風險能力弱;人均產鐵礦石低、綜合發展能力弱等等問題。種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使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逐步提高。
過高的進口礦依存度和繼續加劇的進口礦壟斷局面,將影響我國資源供給戰略安全和資源保障體系,馬增風表示。保持鐵礦合理穩定的自給率,控制對進口礦的依賴度顯得迫在眉睫。據媒體報道,正在編制中的《鐵礦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也指出,未來,鐵礦石行業要堅守25%的鐵礦石資源自給率底線。
面對當前的問題,政府、行業、企業都在積極行動。諸如鐵礦石資源稅減半、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的推出等等。
馬增風也從多個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見。比如,希望加強政策支持,減輕企業負擔;出臺相關政策,降低土地、礦權獲取成本等等。同時,她也強調,不要完全寄希望于政府出臺更多積極的行業政策,企業還是要靠自身。
她指出,企業自身要強身固本,練好內功。立足本企業已有基礎,不斷完善和改進最適合自己的體制機制、制度體系、管理模式,加強內部資源整合與業務協同,從而全面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除此之外,根據國內外市場變化適時調整鐵礦石進口相關政策措施,按照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要求,研究制訂商品鐵礦石質量國家標準,加強對進口鐵礦石的質量檢驗,鼓勵優質鐵礦石進口。
降低鐵礦石對外依存度并不在一朝一夕間,馬增風坦言,就目前國際國內的宏觀經濟形勢趨勢看,短期內不會有大的變化,礦山企業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