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布全國各行各業的外國專家對中國近幾十年來快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出色的專家將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2015年共有50名外國專家獲此殊榮。David Beatenbough是廣西今年唯一獲此殊榮的外籍專家,也是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首個榮獲國家級獎項的外專人才。在中國生活工作將近8個年頭的他,從2007年起,作為高級技術顧問和總裁助理來到江蘇柳工。2008年,David以柳工機械副總裁的身份回廣西柳州總部工作,負責分管研發系統等工作,全面指導研究總院的總體研發工作。
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開展研發工作過程中,對于中西文化的差異,他表示有遇到過很多難題和挑戰,比如與不同語種同事間的學術交流問題等,針對這些他會主動尋找有效的途徑,努力把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并會主動去鉆研、學習和理解。David認為,除了把基礎工作做好,關注普通事物,還應該對問題的根源進行分析,研發人員需要對周圍事物保持好奇心,對研發工作保持激情。
“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David Beatenbough
David在柳工主導產品開發流程推廣應用,開發出的LDP流程給公司的產品研發帶來了一場變革。但是變革路上總是充滿著困難和阻力。當LDP流程推廣的效果并沒有立竿見影時,大家開始不斷發出質疑。有人抱怨LDP流程拖慢研發進度,有人抱怨不習慣新的流程等等。而David一直堅定信念,他認為要改變人們的行為,必須先改變他們的思想觀念,盡管這是最難改變的。
目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廣西又處于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重要節點上,針對柳工未來的產品研發,David是充滿信心的,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提高柳工研發能力、產品開發能力和全球影響力,以研發能力的進步,推動柳工向全球工程機械行業領導者邁進。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