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架農業無人機“嗖”的一聲騰空而起,從五米迅速爬升至十幾米,噴灑而出的水滴均勻地落在地面上,隨后準確降落在預定地點;蔬果機器人“麻溜”地順著軌道向前運動,穩穩??吭诠锴?,分毫不差的切下果柄,將蘋果放在果籃里……
11月27日,在中聯重科蕪湖工業園,一場規模龐大的農業職業技能競賽在這里打響,來自全國各地的26支農機代表隊展開激烈角逐。與此同時,由百余家單位參與組建的中國現代農業裝備職業教育集團在蕪湖宣告成立。
這是中聯重科努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一次最新嘗試。在中聯重科副總裁王金富看來,實現農業現代化需要大量專業人才,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是我國農業從傳統邁向現代的必由之路。
農業格局:傳統農業發展面臨變革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加快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勞動者素質結構性下降,一些地方出現了兼業化、老齡化、空心化現象,“誰來種地、如何種地”問題越來越突出。
王金富認為,傳統農業發展正在面臨巨變,農村社會分工正在悄悄發生分化,規模化、機械化已成為農業發展的不二選擇?!鞍l展現代農業,規模化經營和機械化經營勢在必行,這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引擎’和保障?!?/p>
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我國耕地流轉近5億畝,比2013年增長23.8%,其中用于種植糧食作物的比重接近6成;規模經營農戶341.4萬戶,比2013年增長7.5%;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113.8萬個,比2013年底增長28.7%。
農業發展不僅是規模的問題,更關乎質量和效益。王金富認為,農業生產只有實現規?;拍苄纬晒I化、集約化、品牌化,真正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上來,集聚農業生產經營要素,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另一方面,農業經營的規模化,客觀上也需要農業標準化與機械化的同步推進。王金富說:“諸如種子、產品、環保等農業標準是現代農業的基石,任何先進農藝只有實現標準化,并與機械化高度融合,才能產生巨大的社會生產力?!?/p>
他判斷,“農業標準化、機械化將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促進勞動者文化素質的提高,加快農民向二、三產業轉移的速度,從而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p>
農業實踐:推進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
基于此,近年來,中聯重科圍繞農業機械化做了一系列嘗試,包括在全國率先提出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的課題,并對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提供解決方案。
目前,農業裝備已經成為中聯重科的主營業務,并涵蓋研發、制造、銷售、物流、服務等全價值鏈業務運營,實現了耕、種、管、收、烘干等全程農業機械制造全系列產品研發。業務基本覆蓋國內主要農作物的育種、整地、播種、田間管理、收割、烘干儲存等生產全過程,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
王金富透露,為適應現代化農業的需要,中聯重科新近研發了ZL2104、ZS1354、ZN1004、ZK754等拖拉機。在日前舉辦的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中聯重科推出洲際平臺產品,力求通過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產品開發資源,結合公司國產化資源和能力,設計出駕駛舒適、操作敏捷、智能化水平高的動力換擋拖拉機,實現產品技術與國際接軌,受到參會者的廣泛關注。
針對農業經營規模上的差異,中聯重科還研發了不同類型的機械產品,比如為小型家庭經營戶提供50馬力左右的高效率、低價位、節能減耗型拖拉機及系列配套機具;為中等種糧大戶或合作社提供100馬力左右機動性、適應性強的通用拖拉機、收割機及系列配套機具;為大型現代農場提供200馬力以上的高可靠性、高配置、智能化型拖拉機、收割機及系列配套機具,等等。
此外,中聯重科將加快推進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建設和完善全國統一的農機作業動態信息監測與服務平臺,及時采集和發布農機作業供需信息,培育和規范農機作業等服務市場。探索北斗衛星精準定位、自動導航、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機裝備上的應用,進一步推動農機裝備升級換代。
“我們將繼續加大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的投入力度,積極開展全程機械化的試驗示范,探索總結全程機械化的技術路徑、技術模式、機具配套、操作規程及服務方式。大力支持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興建農機具庫棚,不斷加強機耕道路和農機維修網點建設,推動解決農機‘住房難、行路難、看病難’等問題?!蓖踅鸶徽f。
農業發展:“精準農業”和“智慧農業”成趨勢
當前,農業正在進入以知識高度密為主要特點的發展階段,即將現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工程裝備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的“精準農業”和“智慧農業”。王金富認為,只有提高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水平,才能促進我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
為適應這種變化,王金富建議,逐步提高整機關健技術水平和大型農機產品關健零部件自制能力,實施智能制造工程,運用信息通信技術、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等新技術、新裝備,研發適應現代農業需求的高端產品。
同時,還要以信息化、智能化農業裝備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開發大型動力換擋拖拉機、高效大型聯合收割機、多功能聯合作業機具、智能控制烘干機等前瞻性技術與裝備,突破智能栽插和采收、植物生長和環境信息監測、水肥藥關鍵農資按需施用的瓶頸,保障食品安全及農產品標準執行,降低土地污染,保護農業發展環境。
明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王金富認為,“十三五”時期我國農業發展面臨新起點、新機遇,應著力推動農業規?;?、標準化、機械化,助推傳統農業走向機械化農業、現代化農業道路。未來,中聯重科將立足于整合全球資源,面向全球市場,服務全球客戶,以創新為驅動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農業裝備制造商。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