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行將結束,對于每一個工程機械企業而言,后市場業務無疑都成為了“新常態”市場下一個充滿希望的市場。而柳工后市場業務隨產業變革升級,從柳工配件公司燮變和整固至今,30年的蛻變,已然成為了中國工程機械產業模式升級、價值空間拓展的見證者、親歷者。
柳工后市場的前世今生
柳工的后市場的發展可以追溯到柳工配件公司,其前身是柳工機械廠力達實業公司,成立于1985年7月。而隨著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發展,以及相關需求的增長——1997年8月18日,柳工力達實業公司改制為柳州柳工機械配件中心。2001年1月18日,公司正式改制為柳州柳工機械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柳工配件公司)。
2000年柳工配件公司開始實施渠道變革,實行配件主動營銷,客戶對柳工原廠配件有了直觀的認知,配件品牌初步確立;到2004年,展開了配件全面經銷的新格局,進入了更高的技術營銷時代,為客戶提供技術支持和咨詢服務,構筑自身的核心競爭力;2005年開始承接整機三包服務配件供應業務,從單純的配件銷售業務到向服務提供配件保障,拓寬了配件的業務范圍。從2007年開始涉足國際配件業務,發展至今,國際配件業務持續提升。
此外,柳工配件還積極開拓與整機使用相關的衍生產品業務,如裝載機輪胎保護鏈、挖掘機破碎錘,以及柳工品牌宣傳品(也就是禮品)等。
在這期間,隨市場的不斷發展,單一的配件服務已難以滿足客戶的需求,融資租賃、二手機和再制造等業務也融入進來,與服務維修,配件等一起形成了柳工后市場版塊,使其向市場化發展,改善企業盈利模式,提升企業盈利能力。
后市場 柳工全系產品的有力支撐
經過30年的發展蛻變,柳工后市場已經形成了完善高效的管理體系和運營模式,信息化程度和深度堪稱行業標桿,并已形成了一支能夠敏銳感受市場需求,迅速反饋并行動,不斷滿足企業以及用戶需要的團隊。
配件公司成立之初就將發展使命定義為“為全體柳工機械用戶提供柳工機械全系列產品的零部件及服務”。公司不斷推進管理體系、運營模式和信息化升級,加強渠道的寬度、廣度和深度,加強市場滲透與拓展,擴大柳工正宗配件在國內外,在柳工全系列產品線用戶中的占有率、認知度。
市場表現之外,通過在硬實力方面的一系列打造和持續提升,柳工服務和配件競爭優勢迅速凸顯。同時通過踐行柳工“合作創造價值”的核心價值觀,在價值鏈各環節實現全面互通共贏。
作為最早在視野、戰略和行動上走出中國,挺近全球的企業,柳工的愿景是:成為工程機械行業世界級企業,柳工后市場的使命是為全系列整機客戶提供配件保障和服務,實現柳工所有產品線高效運營,成為柳工品牌建設主要業務窗口,成為全行業最優秀的配件和服務支持平臺,成為專業化、國際化的服務體系。
零部件 柳工后市場的核心
作為后市場業務的核心和基礎,柳工配件的發展無疑是一個亮點,30的市場蛻變成長,在“優質配件、合理價格、快速服務”的信條下,柳工配件無論市場急緩漲跌,都不改一路向上的面貌,成為中國工程機械產業最專業、運營效率最高的代表之一。
從1985年成立至今,柳工配件業務不斷調整姿態,尋求高效模式,公司先后經歷了創業期,定位期,培育期,增長期和價值鏈延伸期5個階段。在此期間,年輕的柳工配件公司展現出了勃勃生氣,一路保持良好發展勢頭。1998年銷售收入是1985年成立之時的5倍。1999年之后,柳工配件公司步入快速發展階段,全程大步快進。2014年柳工配件公司銷售收入比1999年增長近26倍。伴隨著配件業務的快速發展,配件業務在公司中的比重逐年提升。
當然,柳工后市場配件經營領域也早已明確提出“成為柳工品牌建設主要業務窗口”的目標。柳工所有自制件已經全部實現品牌包裝,使零部件在達到經銷商、用戶的第一時間,就能夠被識別。此外,對于整個供應鏈體系,柳工亦進行著“全品牌化”的改進提升,從配件的質量、服務、外包裝等實施統一標準。
此外,為了讓所有柳工的產品和柳工的用戶能夠獲得最快速、高效的服務體驗,柳工在中國以及全球范圍內打造著立體的配件渠道網絡。柳工國際配件中心占地面積6萬3千多平方米,貨位6萬5千多個;國內,柳工已經構建了柳州總部以外的3個區域中心庫,分別位于鄭州、蚌埠、常州。全球范圍內,柳工則是借助國內制造商群體中堪稱最穩健、深入的渠道體系,依托海外子公司和代理商渠道,滿足用戶對配件、服務的要求。隨著全球化競爭的深入,柳工進一步加快國外配件中心建設,已經建成亞太、印度、中東、南非、歐洲、北美、拉美等7個海外PDC,以提升配件支持能力。
公司的高速發展壯大,離不開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2004年柳工配件引入電子商務系統,實現了網絡訂單業務,逐步實現配件業務全面的信息技術的應用,先后引進了倉儲物流管理系統(WMS)、經銷商管理系統(DMS)、SAP系統、電子零件圖冊(SBOM+EPC)等。
多線發展 喚醒后市場沉睡價值
在柳工整個后市場業務驅動級中,發力點遠不止一個。全球范圍內,成熟的產業以及地區,再制造、經營性租賃、融資租賃堪稱絕對的主流,也是“服務多元化的核心重點”。
“再制造”堪稱工程機械產業以及整個裝備制造業近年來持續的熱點,柳工更是其中的先行者和領軍者。2008年8月,隨著柳工國際化的逐步深入,當時的配件公司不斷學習研究標桿如卡特彼勒、康明斯等先進企業,啟動再制造項目,2011年獲得國家工信部首批再制造產品認定受理企業,于2011年7月榮登國家《再制造產品目錄(第一批)》,成為中國再制造行業的先鋒,發展至今,已成為工程機械行業再制造業務標桿。
如今,柳工已經在零部件再制造領域登上技術高地,充分挖掘喚醒舊有零部件的“沉睡價值”,使其進入新的“生命周期”,讓用戶從中收獲更多效益。對于整個再制造業務,柳工后市場“心存高遠”。一方面整機再制造業務是未來絕對的重點和增長點;另一方面,形成從二手機收購、翻新、銷售到維修及配件服務的閉環服務系統,則是一個極具現實意義的中長期目標。
后市場另一個關鍵節點——二手設備業務,柳工也已悄然開始行動。幾年前,柳工機械官網上就已經鏈入了專門的“二手設備”子站。站內除了簡單的設備介紹、購買功能外,還植入了二手設備選購、渠道分布等更豐富而多元的內容。線上之外,線下實體——代理商門店環節,柳工二手設備的流入流出也甚為通暢。
柳工后市場 國際化大未來
柳工的高層們清醒地意識到,柳工后市場業務必須把握好國際化機遇,特別是技術支持和配件保障。國際市場上的客戶既看重產品的性能和價格,更關注售后服務和配件保障能力。所以,必須快速跟上柳工國際化的步伐,補齊短板。
未來,柳工后市場業務事業部將朝著全球、全系列產品線、全產品生命周期,既具備技術支持能力,又具備實物保障能力的方向發展。在今后1年內逐漸完善各項業務的團隊建設和能力提升,使后市場業務各項能力全面轉換成為柳工各產品線、各區域的核心競爭力。
對此,柳工后市場業務事業部,已經做好了準備,服務保障、配件銷售、再制造、二手機、大修、經營性租賃、培訓、技術支持、全球物流等這些后市場業務也必將成為柳工成為真正世界級工程機械企業的閃亮標簽。根據業務特點,組建專業的團隊,把國際后市場業務疊加進去,讓國際化貫穿整個組織與業務。進一步強化國際化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國際化參與度和專業化水平。
多環節、多點同時出擊,柳工的后市場業務在行業整體低迷背景的映襯下,更顯升級。因此,要認真地認清市場,用最佳的營銷組合方式參與競爭,改變人員思維觀念,從市場中來,還要回到市場中去。而走過了培育期之后,柳工后市場板塊的下一步拓展,無疑還會面臨更多既有的、突發的挑戰,但不管如何,這必將是柳工未來的一片藍海。創新后市場,驅動下一個30年。
五十多年來,柳工始終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佼佼者。從生產全中國第一臺輪式裝載機開始,柳工已成長為一個發展最快,具有全系列工程機械產品線的世界級企業。柳工為雇員提供平等的就業升職機會,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及服務,為投資者創造豐厚的利潤,并勇于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