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廠的第60年,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最近正式成為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的首批入園企業之一,為其國際化戰略注入了活力。
“這是一個全新的平臺,中國一拖將通過在科技研發、市場戰略、制造能力等方面的不斷提升,推動我們位于東歐地區的研發中心不斷成長壯大”,中國一拖董事長趙剡水說。歷經60年滄桑的中國一拖,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引領下,正向著“卓越的全球農業裝備供應商”這一目標大步邁進。
新中國成立后,戰亂初定、百業待興,要解決吃飯問題,用現代化裝備增加糧食產量的要求極為迫切。1955年,新中國第一個拖拉機制造廠在洛陽破土動工。3年后,第一臺“東方紅”拖拉機披紅戴花,在鑼鼓聲中隆隆地開下了生產線,從此開啟了中國“耕地不用牛”的新時代。“東方紅”作為農業現代化的一個符號,開始走進千家萬戶。
從第一代東方紅54型履帶拖拉機開始,一拖產品由少到多,迅速裝備全國。計劃經濟時期,全國60%以上機耕地的作業都是東方紅拖拉機完成的,“東方紅”,讓這個土地上的人們吃上了飽飯。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拉開帷幕,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把廣袤的沃野裁成了一塊塊“面條田”,引發了農業生產方式的巨大變革。一拖順勢而為,迅速推出8檔小四輪,打開了市場。農忙時耕地、農閑時跑運輸,“東方紅”裝載著樸實的致富夢想,把越來越多的農民送進了“萬元戶”的隊伍。
后來,一拖引進吸收,洋為中用,集成發展:引進意大利菲亞特拖拉機、英國里卡多柴油機技術,推動我國農業機械化的跨越式發展;建立多個海外基地,大中輪拖創多項國內農機企業出口之最;在資本市場,一拖成為國內農機行業唯一的“A+H”股上市公司。
2006年,一拖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2012年,東方紅動力換擋拖拉機正式批量面市,打破了國際農機巨頭在該領域的壟斷格局。在互聯網時代,一拖又上線東方紅e購商城,從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各個環節全方位拉近與用戶的距離。現在的一拖,已經從一個老牌工廠,逐漸發展成為龐大的現代化工業集團。“東方紅”也已成了農機、工程、動力領域的一塊“馳名商標”。
時光匆匆,掩埋多少歲月痕跡;大浪淘沙,積淀多少風云故事。直到如今,在中國的許多農村,還保留著印有東方紅拖拉機的年畫。人們把它當作一種記憶,也當作對一個時代的敬仰和緬懷。“游大廠,開大車,享用定制大食堂”為特色的“東方紅”工業旅游,也已經悄然成為關注熱點。自2012年4月正式運行以來,這個蘊含著情懷和回憶的旅游項目,已吸引數十萬名游客參觀,被譽為洛陽旅游的新名片。
趙剡水說,今天,中國的工業和農業都在經歷著深刻變革,一拖仍將繼續引領制造潮流,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