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聯重科智能技術公司召開了MES系統(一期)驗收會。
當前,市場的客戶需求個性化強,已呈現出多品種、小批量的趨勢,大批量生產的時代已經漸行漸遠。反映到生產環節,就導致了生產管理工作的難度與工作量激增。具體說來,就是人員配置、調度、數據統計、過程監控等生產工作越來越繁瑣,這將導致生產系統難以順暢、高效地工作。智能技術公司作為各大主機經營單元的關鍵零部件供應商,這種生產節奏的變化顯得尤為突出。
為解決這一難題,德國率先提出了“工業4.0”的概念,如果說“生產自動化”是讓生產設備代替一線工人的重復勞動,那么“工業4.0”則是以設備互聯為手段,讓整個生產體系具有“智慧”,以分擔生產管理人員的工作,從而進一步使一線工人的工作變得簡單可控。成功上線的智能技術公司MES系統,就是分公司作為公司“制造+互聯網”戰略的先行者,為破解當前生產難題而進行的一項創新舉措。
MES系統是一套面向車間執行層的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可以為企業提供包括制造數據管理、計劃排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工具工裝管理、采購管理、成本管理等管理模塊,能為企業打造一個扎實、可靠、全面、可行的制造協同管理平臺。智能技術公司MES系統(一期)集高級排程、人員管理、資源管理、檔案管理、物料管理、條碼管理六大核心模塊于一身,實現了基于能力約束的智能排程,具體包括:與倉儲Z8系統深度融合的物料交接無紙化;生產過程與異常報表的實時顯示;可追溯作業者、物料、圖紙的一柜一檔核心功能等。MES系統(一期)現在已在分公司的環衛電控精益示范生產線順利運行,全年投入成本很低,已為分公司創造效益約2.5萬元。MES系統在分公司全面推廣后,預計每年可創造效益20萬元以上。
除了可觀的經濟效益,MES系統成功上線的戰略意義更加顯著。MES系統作為智慧工廠中最關鍵的中間層,向上承載SAP系統,向下聯接設備控制網絡,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的,以資源與能力為約束,智能解析SAP生產主計劃,將科學合理的生產指令直接下達給生產設備或作業人員,消除了人工調度、排產的工作量與隱患,這將大幅提升生產管理過程中的速度、精度和滿意度。
作為智能技術公司發展歷程上的重要里程碑,MES系統的成功上線,宣告智能技術公司從此進入了“智能制造”的新時代。2016年,智能技術公司將持續優化MES系統,進一步開發質量管理、設備管理、看板管理等功能模塊,并在更多的生產線進行推廣,為“智能工廠”的建設添磚加瓦。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