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北方重工從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這塊處女地上起步,從過去的“傻大黑粗”形象,華麗轉身為重大裝備“高精尖”產品制造商。如今,北方重工初具世界級企業的核心元素,成為活躍在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顆璀璨明珠。企業建設了具有現代化風采的標準化廠區,兼并了具有一流水平的盾構機設計制造公司德國威爾特控股公司/法國NFM公司,同時,通過轉型升級,北方重工已經由最傳統的裝備制造商向打造世界級高端成套裝備制造基地目標大步邁進。
9年了,北方重工董事長耿洪臣依然忘不了當初接到調職北方重工集團通知時的矛盾心情。
重組:1+1>2
作為中國重型機械行業的“母機”,在中國機械工業發展歷史中,沈陽重型機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沈重)與沈陽礦山機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沈礦),曾是中國機械行業走向工業化標志性企業,沈陽的城市名片。2006年12月18日,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大潮中,沈重、沈礦實現合并重組,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耿洪臣曾任沈陽機床集團股份公司的總經理,在沈陽機床工作21年后,被調到新成立的北方重工做老總,心里也沒底。耿洪臣說:“我知道前面難度極大,這兩個歷史悠久的企業有各自的文化、市場優勢和管理習慣。”的確,計劃經濟時代,沈重與沈礦風光無限,養活了兩萬多名員工。但改革開放后,老國企缺乏活力,社會負擔重,對市場不了解等各種弊病都表現出來——沈重多年虧損,沈礦只有微弱盈利,當年的模范企業已經進入暮年。
剛到北方重工的耿洪臣面前擺了三大任務,一個是要在新區建立一個新廠,把兩家企業搬遷到新址。其二是將兩家老國企資源整合進行重組。其三是要在企業重組的過程中將企業發展起來,脫貧致富。
肩負近萬名員工的期待和囑托,耿洪臣身上的擔子十分沉重。他回憶當初的工作狀態是每天工作12小時,每天都要在新廠和老廠之間來回跑,一輛舊的帕薩特轎車三年就跑了20000公里里程。
在對兩家老企業進行深度的了解之后,耿洪臣進行了大膽的內部管理結構改革,實施市場與產品結構雙調整。同時,重新建立了北方重工的企業文化,制定了企業的產品定位:重大裝備、高端成套。圍繞企業定位又制定了企業發展的三大戰略:自主創新戰略、國際化戰略和人才發展戰略,及企業發展四個結構調整:產品、市場、人才和組織結構調整。
耿洪臣感慨,“企業重組過程中實際上是對企業管理的一次提升。”
事實上,后來的數據也印證了他的想法。在耿洪臣的帶領下,沈重和沈礦兩家企業的重組聯合,使雙方都實現了質與量的同時飛躍。合并之前,兩家企業的產值均不超過10億元,而合并后,兩家都達到了60億元。2009年,北方重工的產值達到130億元,實現自營創匯1.16億美元。
隨后的幾年,“重整山河”的北方重工以其在重型礦山、冶金、工程機械制造領域的突出成績,榮膺“中國企業500強”,并昂首進入“世界機械500強”行列。
兼并:邁向世界級企業
合并后的北方重工不僅是銷售數字在連年翻番,產品檔次也大大提高。
盾構機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標志性產品,我國的各類盾構未來潛在市場將有200億元以上。而此前,我國大約85%的盾構掘進機依賴進口,歐洲和日本等公司的地鐵盾構機基本上壟斷了中國的盾構掘進機市場。其中,光德國的海瑞克就占據國內盾構機市場的70%以上,其他如美國羅賓斯公司、法國邁通公司、日本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等也在中國市場獲得不少合同。
2007年7月,會說英語的董事長耿洪臣親自“操刀”,北方重工僅僅花費3歐元,就以絕對控股優勢,成功并購了擁有世界隧道掘進機知名品牌和核心技術的德國威爾特控股公司/法國NFM公司,這不僅標志著北方重工盾構機制造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同時也意味著北方重工躋身于國際化市場的前列,躍居世界級盾構機制造基地行列。
從2007年至今,根據數據統計,北方重工已經主導設計生產制造了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盾構機設備143臺,出口到世界上20多個國家和地區,北方重工品牌的盾構機產品已經成為行業標桿。
轉型升級:重大裝備 高端成套
盾構機制造能力的發展,僅僅是北方重工追求“重大裝備,高端成套”戰略目標的一個縮影。除了大家熟知的盾構機外,北方重工在國內外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譽度的重大裝備產品多達1000多種。
“對北方重工來說,‘高端成套’和‘重大裝備’是企業做強做大的必由之路。”對于這一概念,耿洪臣念念不忘。在他看來,這不僅是市場戰略,還是提高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一劑良藥,“用成套項目去掌握系統設計能力和產品的核心技術,用成套項目去改變管理模式和生產組織模式,以此來強力提升產品檔次和水平。”
從低端到高端調整,從單機向整體調整,從“傻大黑粗”向精細精密調整,從國家標準向國際標準調整,這樣的產品定位,意味著北方重工不能像以前一樣,來者不拒地接訂單,必須有選擇地接。
目前,北方重工集中生產十二大類主導產品,包括隧道工程裝備、電力裝備、建材裝備、冶金裝備、礦山裝備、煤炭裝備、港口設備、環保設備、鍛造設備、工程機械以及傳動機械。
“現在我們不僅做通用的,而且還要做真正價值高的有特色的設備。”耿洪臣說。
如今,耿洪臣帶領北方重工由傳統的裝備制造業向高端新型裝備制造業領域不斷轉型,在盾構行業站穩腳跟之后,還進軍了新能源領域,還有環保領域的垃圾焚燒與熱發電、污水處理、污泥處理、脫硫脫硝、工業廢棄物的處理等等。近年來,企業還在現代建筑裝備領域有所突破,在秸稈的處理、新型房屋PV流水線技術領域取得成績。
面對可喜的成就,耿洪臣內心篤定,“責任感是一個企業家應該具備的第一素養。”耿洪臣堅信,企業家首先要對民族和國家具備責任和擔當,把自己的事業做好。其次,要對自己所從事的專業、產業領域具備責任和敬畏。更要對企業近兩萬名員工負責,盡自己的能力讓員工享受到企業改革的成果,提升員工生活品質以及精神素養。耿洪臣最欽佩的鄧小平說:“我是人民的兒子。”耿洪臣始終把自己當做北方重工人的兒子。未來,他將繼續與所有的北方重工人一起,為把企業打造成為世界級的高端成套裝備制造基地而奮斗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