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樂康:三十年如一日致力塔式起重機及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喻樂康,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現任中聯重科建筑起重機械公司副總經理、技術負責人,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建筑起重機械分會秘書長、全國起重機械標準委員會塔式起重機分技術委員會委員。先后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1完成人)、“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1完成人)、“長沙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第1完成人)、湖南省技術創新先進個人、湖南青年科技創新獎、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等榮譽稱號。
在前不久揭曉的2015年度長沙市科學技術獎獲獎個人單位和項目名單中,喻樂康獲長沙市科學技術創新貢獻獎,并獲得100萬元科研獎勵。作為中聯塔機技術帶頭人,此次獲獎是對喻樂康三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塔式起重機及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的最好鼓勵,也是對中聯重科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最佳肯定。
研發:超短期交付定制塔機,打破國外壟斷
2013年,受制于產能過剩、下游國家基建刺激減少、市場工程機械保有量過高等因素,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市場寒冬中步履艱難。借助科技創新,實現行業轉型升級成為行業共識。
“‘超大型塔式起重機關鍵技術及應用’就是中聯重科借助科技創新,迎難而上,實現產業升級的典型案例。”作為該項目的牽頭人喻樂康說,超大型塔機的研發實力和制造實力,代表著一個企業在塔機領域的行業地位。
“如中國馬鞍山長江大橋的建設,該橋中塔為預制模塊化鋼節段,要求起重機在23.7米的幅度將220噸的模塊提升200米。當時市場上還沒有一款塔機能夠滿足此施工要求。”喻樂康介紹,為了滿足施工需求,中聯重科用9個月的時間研發推出了D5200-240塔機,填補了這一技術空白。這種超短的交付期在超大型塔機制造史上絕無僅有,這受益于中聯重科在塔機方面多年的科研積淀。
早在2004年,中聯重科就成立了“超大型塔式起重機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組,在近10年的研究中,完成了起重力矩從4000千牛米到52000千牛米、最大工作幅度從60米到110米的超大型塔機系列產品,并實現了批量生產與銷售,由此打破了國外壟斷。
效益:塔機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累計銷售達260億
受益于在超大型塔機關鍵技術上的突破和推廣,中聯重科實現了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飛躍。
此外,喻樂康2010年主持研發的5200噸米塔機,創造了超大型塔機設計制造史上的奇跡。2013年,喻樂康獲得塔式起重機行業內首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其主持的3個項目先后獲得以中國科學院聞邦椿院士為首的專家委員會的認可,關鍵技術水平均獲評“國際領先”。喻樂康還是國家標準《GB/T5031塔式起重機》、《GB/T13752塔式起重機設計規范》的主要制修訂人,以第一著作人出版專著《塔式起重機安全技術》,發表論文18篇,獲得發明專利授權5項。
同時,他的科技成果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中聯塔機市場占有率從2008年起從全球第三躍居全球第一,2010年至去年累計銷售達260億元,創利稅近60億元,累計出口15億元。
“隨著高聳建筑、大型能源設施、大跨橋梁等建筑的不斷涌現,綠色高效的大型模塊化施工成為大型工程建設的必然趨勢。”喻樂康認為,將現場施工轉換為工廠大型模塊制造,轉運到現場安裝,有利于大幅提高施工質量、減少污染、降低能耗、縮短工期,同時能夠降低投資成本,將推動工程建設施工技術的變革。塔式起重機作為支撐大型模塊化施工的關鍵設備,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