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關于鋼鐵行業脫困指導意見》目前已獲得國務院批復,或在春節后正式下發。與此同時,與這份文件相關的8份具體配套政策文件,也即將由相關負責部門起草完畢,配套政策涉及財政、銀監、環保、安監、土地等內容。
該指導意見將與十三五規劃相銜接,大部分工作目標將在2016-2018的三年時間里解決,此次鋼鐵去產能,不區分企業所有制性質。這意味著,1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再壓縮粗鋼產能1億到1.5億噸的目標,將會在未來三年內完成。
1月26日下午,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上,對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國資委、央行等八個部委要求稱,研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情況要摸清、目的要明確、任務要具體、責任要落實、措施要有力”。
以此次會議為起點,中國在1998年后力度最大、用意最深的一場去產能行動正式登場。
具體而言,1億到1.5億噸的鋼鐵去產能目標,將通過“強制淘汰”和“引導淘汰”兩種方式解決。前者將通過《環保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以及安全生產、能源利用、技術方式等行業文件來限定。一些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政策要求的鋼鐵企業將被強制關停淘汰出局;而政策引導淘汰的,主要是已經主動退出市場,或者不符合地方發展規劃,需要搬遷改造,以及主動進行兼并重組的企業。
對于為實施該指導意見做配套改革的部門而言,還有諸多具體問題需要落實。第一是如何為淘汰的鋼鐵職工托底,二是銀行相關壞賬如何解決?
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預計,鋼鐵行業減產可能造成40萬工人失業,上游和下游行業還會有更多從業者受到影響。他表示,“鋼鐵行業大規模裁員可能威脅社會穩定?!倍袊撹F工業協會副會長遲京東根據目前中國鋼廠人均產鋼300噸測算,得出結果稱,面對調整或重新選擇的鋼鐵職工將有50萬左右人次。
遲京東稱,職工安置全部由財政托底,這個政策基本是明確的。問題是涉及人員和范圍太廣,不同地方、不同區域和不同企業的特點以及歷史問題又不一樣,所以問題會非常復雜。50萬人,不可能全部買斷,那樣財政肯定兜不起;也不可能全部內退。還有呆壞賬的處理問題,不可能全部核銷掉,又不可能按照1998年的債轉股那樣再來一遍?,F在,各個都正在核算可能需要的財政資金。
為了托底職工安置,1月22日,財政部發布《關于征收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有關問題的通知》。經國務院批準,從今年1月1日起征收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并明確了征收方式及各地區征收標準。未來該項資金下發時,還將配套一部分地方資金,主要用于解決鋼鐵和煤炭行業大量職工下崗和再就業問題。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