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王金富代表在參加安徽代表團討論時發言指出,農業現代化是中國農機發展的最大機會點。王金富說:“上午聽了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我認識和體會比較深刻是關于十三五規劃中,‘強化創新引領作用,為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等內容。”《報告》提出“要培育壯大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這為我們機械裝備企業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機會。
中聯重科進入農機產業以來,堅持科技創新,實現了從創立到高速發展,2015年在機械工業整體下滑的大背景下,中聯重科農業機械實現了較大增長。在這個增長中,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的貢獻占到了46%,并在多個領域實現了戰略突破。
王金富代表在發言中坦言,農機的發展對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糧食生產成本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農機的發展,恐怕目前我國的糧食價格還要高。
王金富說,作為中國自主品牌農機企業,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市場是我們的根據地,中國農業現代化是我們農機產業最大的機會點。中國農機企業要想成為全球競爭力的企業,首先更要做好為中國農業現代化服務這篇現實的大文章。
對此,中聯重科農業機械有三個著力點。一是用工匠精神,做產品、做服務、做品牌。二是用生態的思維,建構共同進化的產業鏈。三是用創新的理念,融合互聯網、物聯網等新要素,不斷挖掘拓展產業的價值。
王金富指出,2015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決策推進“4105”工程,在蕪湖建設現代農業裝備聚集區,這為中聯重科做強這一產業提供了難得機遇。中聯重科將抓住機遇,堅持農機科技創新,不斷提高產業競爭力,服務中國農業現代化。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