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輪流轉,告別十年“黃金”期,跌宕起伏的煤價讓煤炭企業嘗盡了個中辛酸。面對新一輪洗牌,煤炭行業未來路向何方?近日,在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下稱“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與中國煤炭資源網共同主辦的“2016年(第六屆)國際煉焦煤資源與市場高峰論壇”上,專家學者及煤企代表齊聚世界煉焦煤最大生產基地——山西太原,為困頓中的煤炭行業撥開層層云霧,指點迷津。
去產能路線逐漸清晰
毫無疑問,去產能是煤炭行業當下的頭等大事。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原煤產量36.9億噸,產量排名第一的省份——山西同比減少原煤生產139萬噸,下降0.14%,近10億噸的產量仍占全國1/4。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6年伊始調研山西,傳遞了化解煤炭過剩產能的明確信號。2月5日,國務院印發的 《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下稱 《意見》)指出,從2016年開始,用3年至5年時間,再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山西也承諾在未來兩年內削減煤炭產能1億噸左右。然而,牽扯各方利益的去產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陳昌盛表示,新常態下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讓資源得到重新配置。去產能應與國企改革相結合,重點探索如何讓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實現市場化,防范債務風險,避免“雷聲大、雨點小”的問題。
山西汾渭能源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常毅軍分析,去產能或將造成中國煉焦煤競爭力下降,成本提高,階段性產量減少,進口煤量短暫回升。2016年,煉焦煤行業將在市場與政策雙重干預的壓力下前行。據汾渭能源成本數據庫統計,國有企業原煤成本比民營企業平均高37元/噸,嚴格執行《意見》后成本增加了11元/噸。預計煉焦煤全年平均價格將高于2015年第四季度均價,局部時段上漲60元/噸。
盡管如此,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煤炭的能源主導地位不會改變,能改變的是煤炭行業自身。在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煤炭建設協會副秘書長徐亮看來,應從四個層面解決問題。一是政府推動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嚴控新增產能,淘汰落后產能,退出過剩產能,解決人員安置問題,轉移優勢產能。二是區域優化布局,東部大力淘汰落后產能,生產礦井推進精采細收;中部推動兼并重組,控制開發規模,提高開采效率;西部對已接續的開發項目,應根據市場、轉化輸送條件,適度開發煤電一體化項目。三是煤炭行業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推動煤電聯營和煤電一體化。四是企業加速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戰略、煤炭科技和商業模式。
煤炭電商為煤企解憂
隨著煤炭行業進入買方時代,找客戶、拓渠道、找資金、降成本成了關乎煤企生死的大事,有望整合煤炭供應鏈的煤炭電商由此迎來春天。近幾年,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的國內煤炭電商多達80余家,功能也不斷豐富,從最初單一的“紅娘”角色,到今天在各個環節都擁有強大的資源和整合能力。
作為其中的佼佼者,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積極構建以交易平臺為核心,以交易、信息、物流、金融為一體的供應鏈管理為支撐的全流程、全價值鏈服務體系,加快煤炭物流信息化和標準化體系建設,通過先進的物流技術和業務流程再造,實現煤炭供應鏈向低碳化方向發展,引領了第三方煤炭電商發展的新趨勢。“煤炭電商通過整合優化供應鏈,成為集在線交易、實時查詢、供應鏈服務等多功能為一體的電子平臺,減少中間環節,助力煤炭銷售,降低了綜合成本,暢通購銷渠道。”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主任曲劍午指出,其優勢在于打破了時空限制,集合大數據的作用,實現線上、線下交易并存,是目前為數不多可以降低采購、銷售和交易成本的手段之一。
該平臺的一位煤炭貿易商客戶告訴記者,以前煤炭好的時候光靠老客戶就能過得很滋潤,現在形勢大變,急需找到新的合作關系。通過這個平臺,不用東奔西跑就能短時間解決客戶資源、資金、物流的難題,節省下來的時間和精力可以投入到企業經營和管理中。
而市場也在倒逼煤炭電商不斷自我革新。曲劍午認為,煤炭電商平臺要想充分發揮在流通環節的作用,就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產業鏈核心企業資源為依托,實現全供應鏈的業務。通過提供交易、物流、金融、信息一體的全過程、全方位、立體化的電子商務服務,推動傳統商品交易市場的轉型升級,實現煤炭電商與實體經濟的共同繁榮。
企業“聯姻”抱團取暖
早在2015年5月,煤炭行業已醞釀抱團取暖,啟動了“三省兩公司”(山西、陜西、內蒙古三省區及神華、中煤集團)協作機制,旨在“控制煤炭供應總量,改善供求關系,遏制價格下行勢頭”。2015年11月,山西陽煤集團和潞安集團就同質煤種謀求合作,引發業內關于“兩大煤炭集團合并”的猜想。今年2月,山西省煤炭工業廳廳長向二牛在該省煤炭工作會議上指出,山西將積極參與和推進“三省兩公司”協商機制,繼續實施煉焦煤和無煙煤穩定運行協商機制,促進煤炭企業與用戶開展深度合作,建立長期穩定戰略合作關系。
顯然,行業寒潮讓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握手言和。有著多年煤炭從業經歷的山西焦煤集團煤炭銷售總公司總經理范文生對2016年國內煉焦煤市場持樂觀謹慎態度。他坦言,當前形勢下,煤炭及相關產業的企業不適合再單打獨斗,變競爭為合作,聯手抵御寒流才是明智選擇。企業應該主動放下身段,與同行形成合作關系,通過資源和優勢的互補,實現互利共贏。
同時,范文生呼吁,一是希望關注下游客戶對煤炭貨款的拖欠問題;二是希望金融行業客觀分析煤企經營發展狀況,在貸款利率、企業信用等方面給予公正待遇;三是希望加快降低煤企的稅費負擔、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項目審批的進度,幫助煤炭行業早日“脫困”。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