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兩會”同樣將農業的發展作為重點強調。特別是在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在肯定去年發展的同時,強調今年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行情,促進農民增收。在此基礎上,農機作為農業現代化的典型代表特征,其發展的必要性以及迫切性不言而喻。
農業機械的發展勢頭卻非常迅猛,農業機械在高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甚至有一些企業在逐步拓展農機領域,欲在農機領域取得突破。今日小編整理了我國農機市場的分析形勢以及企業對在農機領域的探索與實踐!
2015年1—11月份,農機行業2422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74.43億元,同比增長7.61%;相比2014年8.55%的增長率,增長速度是下降了,但總體來看,農機行業的發展還是比較平穩的。
相較于整個機械工業的運行狀況來說,農機工業的表現可謂十分亮眼:統計數字顯示,2015年1—11月份,全國機械行業延續了去年的下行趨勢,各項指標均處于低位運行狀態,整個行業的利潤增長率僅為1.18%;而農機工業卻實現利潤總額229.4億元,同比增長9.52%,堪稱整個行業寒冬期里的“一抹春色”。
在整體表現不俗的情況下,農機行業本身也在發生著一些變化。行業的運行亮點說明了這些變化:大馬力、新型農業機械漲勢良好;大型自走式植保機械、青飼機械、烘干機械等產品出現熱銷;農機電子商務等新型商業模式在加快運用。
國外農機產品的開發已經向著提供系統化、綜合化解決方案方向發展,產品全面覆蓋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和環節,從整地準備、種植、管理、收獲、到產品加工提供系列化機械與之對應;而在我國,過去只重視拖拉機、收割機等“幾大件”產品的發展,諸多細分領域和生產環節的機械化被嚴重忽視。隨著農業勞動力的日漸匱乏,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已非常嚴峻。
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浪潮正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中國于去年正式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緊跟時代步伐,搶占制高點。讓洪暹國感到高興的是,農機工業被正式納入其中,作為十大重點突破領域之一。
在國家相關部門的委托下,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經過充分調研和準備,已初步形成了《農機裝備制造發展行動方案》。“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完善金融資本行情扶持政策、健全多層次人才培養”等六大保障措施,以此大力推進我國農機裝備制造的跨越與發展。實施完這個方案后,再實行下一個五年行動方案,以此循序漸進、逐步推行。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