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飛指出,“下半年要進一步加大實施力度,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從目標任務的分解、政策的落地轉到實質性推進鋼鐵去產能。”
全年任務量為4500萬噸
今年上半年,鋼價坐上“過山車”,3、4月份上漲較快,5月份又較快回落。受一季度鋼價上漲影響,部分鋼企復產增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盡管全國粗鋼產量同比下降,但其降幅卻逐月收窄。1~2月粗鋼產量下降5.7%,1~3月下降3.2%,1~4月下降2.3%,1~5月下降1.4%。今年上半年,全國粗鋼累計產量為39956萬噸,同比降幅僅為1.1%。其中4月、6月日產水平先后兩次創歷史新高。
“我的鋼鐵網”分析師徐向春分析道,“在中央要求化解產能的大背景下,企業雖然不會新增產能,但是鋼鐵產能利用率低,即使部分產能退出,企業在價格驅使下也有能力增加產量。”
在7月25日的發布會上,馮飛也表示,復產的企業不是已經列入淘汰名單里要拆除的企業,他們當時停產主要是因虧損、市場需求不足,有些是在檢修,有些是暫時不生產,總體來看還是市場自身的調節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鋼企復產也使鋼價最終回落,行業壓力增加。中鋼協一份報告指出,在總體供大于求局面下,鋼鐵生產保持高水平(產能利用率)不利于鋼價平穩運行。企業應認真分析供需形勢,堅持控產量、穩市場。
據馮飛介紹,今年要完成4500萬噸的鋼鐵去產能目標任務。據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鋼鐵去產能達到1300多萬噸,是全年目標任務量的30%左右。這也意味著,下半年的任務量將是上半年的兩倍多。但是,對于完成今年的鋼鐵去產能目標,馮飛仍表現出了足夠的信心。
“上半年主要還是目標的分解和政策的落地。到目前為止28個省區市,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經把去產能的方案報國務院備案,也就是目標已經分解完畢。第二是八個配套政策全部出臺。第三是財政專項獎補資金已經撥付給28個省區市,還包括中央企業。”馮飛說。
部分鋼企上半年扭虧為盈
值得注意的是,受益于價格回升以及前期鐵礦石價格較低等因素,部分鋼鐵企業成功扭虧為盈。據中鋼協統計,2016年1~5月,重點鋼鐵企業盈虧相抵實現利潤87.36億元,同比增長7.38 倍;虧損面28.28%,同比下降13.13個百分點。
近日,多家鋼企公布上半年業績預告,馬鋼股份和酒鋼宏興去年同期分別虧損12.37億元和15.34億元,但是今年上半年則分別預計盈利4.5億元和2.27億元。另外,鞍鋼股份和太鋼不銹都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沙鋼股份、首鋼股份則扭轉虧損略微實現盈利,韶鋼松山虧損幅度有所收窄。
扭虧為盈對企業來說當然是一大利好,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延緩了鋼鐵行業去產能的速度。廣發證券研報指出,2016年上半年受宏觀經濟企穩尤其是房地產市場回暖的刺激,鋼價逐步回暖、累計漲幅高于礦價,鋼企盈利顯著改善刺激鋼廠復產,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程受阻、去產能進程動力明顯不足。
不過,根據“我的鋼鐵網”鋼材綜合價格指數,上周(7月18日至24日)國內鋼價下跌1.65%,中止此前連續四周的上漲勢頭,與此同時經銷商鋼材庫存上漲了2.5%。
馮飛表示,因為最終需求沒有變化,鋼鐵價格的上漲不具有持續增長的基礎,肯定還會回落,所以去產能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
盈利水平或是推動鋼鐵行業去產能的突破口,下半年在盈利無法持續改善的前提下,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程或將加速落地。
另外,與部分企業扭虧不同的是,華菱鋼鐵則出現了更為嚴重的虧損,從去年同期虧損1.54億元增加至今年上半年預虧8.6億元至9.6億元。在虧損大幅增加的背景下,華菱鋼鐵6月17日公布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初步方案為出售公司鋼鐵業務相關資產及負債,并收購金融類和節能發電類等盈利能力較強的資產。
在業內人士看來,華菱鋼鐵出售鋼鐵業務,實現企業轉型,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加快鋼鐵行業去產能。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