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長沙市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長沙實現GDP逾4280億元,同比增長9.2%。另有權威統計數據顯示,在全國33個重點城市中,2005年至2015年,長沙GDP由1520億元增加到8510.13億元,增長了460%,增速領跑全國!
長沙市經信委有關專家表示,深化改革的推動力、自主創新的內驅力、宜居城市的拉力、大項目及招商引資的帶動力,是長沙經濟的強勁動力。
工業邁入“萬億俱樂部”
2005年,長沙全部工業總產值為1300.62億元。到2015年,長沙工業總產值便達到10565億元,邁入“萬億俱樂部”,增長10.6%,占我省的1/3,擁有新材料、食品、工程機械、電子信息四大千億產業集群;規模工業增加值達到3228億元,同比增長9.2%,居全國省會城市第7,高于全國3.1、高于全省1.4個百分點。據長沙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今年1-7月,長沙經濟運行穩中向好,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4%;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穩居全省第一,主要指標增速走在全國、全省前列。
從1300億,到突破10000億,從千億產業零的突破,到擁有四大千億產業集群,長沙工業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長沙市委、市政府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一系列舉措的全力推動。
據了解,長沙工業總體上已有完善的頂層設計。積極響應、貫徹國家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創新創業”、“供給側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先后出臺“智能制造、互聯網+、小微兩創”等30多個政策和實施細則,明確了構筑一個高端、智能、高效、綠色的現代工業新體系的總體思路。
多點支撐產業格局更加凸顯
目前,長沙工業已有較優的產業結構。
工業實現了單點支撐向多點支撐的轉變。長沙工業經濟由傳統的工程機械“一業獨大”、單點支撐,逐步發展到有工程機械、新材料、電子信息和食品四大過千億產業的格局,汽車、移動互聯網、生物醫藥、新能源與節能環保四大新興產業成為長沙工業新的增長極,千億產業和新興產業漸次發展。2015年,新材料的產值達到2621億元,取代工程機械成為長沙第一大產業。
工業方面實現了粗放招商向產業鏈招商的跨越。據介紹,近年來,長沙注重開展二次招商、以商招商,突出完善優勢產業產業鏈,三年來共引進50億元以上的重特大產業項目32個,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
同時,工程機械、食品煙草、汽車及零部件等傳統優勢產業繼續穩步前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節能環保與新能源、智能制造裝備、新能源汽車、北斗產業、VR產業蓬勃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服務型制造業發展迅速。
服務業增加值增速超GDP
近年來,長沙市大力實施“服務業倍增”和現代服務業發展行動計劃,服務業保持快速增長,成為全市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主動力。
“長沙現代服務業發展快、貢獻大。”據長沙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2011-2015年,長沙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年均增長11.2%;2015年,全市實現服務業增加值3690.15億元,占全省的比重達28.9%,比上年增長12.1%,近年來首次超過GDP增速,增速高于全國3.8個、高于全省0.9個百分點。
同時,服務業產業特色優、亮點多。在長沙,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的服務應用和創新的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不斷涌現,移動互聯網、創意設計、系統流程服務等新業態勢頭強勁,生態旅游、休閑養老、網絡服務等新模式快速發展。2015年,長沙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9.7%,擁有國家級文化創意園區和基地13家;金融業增加值增長23.8%;以拓維信息、中清龍圖、搜云科技為代表的手機游戲動漫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41.0億元,比上年增長28.2%;以生態旅游、鄉村旅游為代表的旅游業實現總收入1351.5億元,比上年增長13.4%,進入全國省會城市前十強;網絡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增長123%,依托湖南省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集聚區(高新區)集聚了2200多家互聯網企業,從業人員5萬多人,涌現出了58到家、映客直播、騰訊眾創等大批知名企業。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