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G20杭州峰會開幕前,IMF警告,全球經濟陷入將近三十年來最嚴重的增長疲軟期,呼吁G20國家加大財政刺激、推進結構性改革、重振自由貿易。IMF報告暗示,可能再度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當地時間本周三發布的IMF總裁拉加德稱,今年將是全球GDP低于長期均值3.7%的第五年,明年很可能是第六年,自上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從未有過如此長期疲軟。其警告,全球有陷入“低增長陷阱”的風險:
“在全球增長疲軟和不平等加劇的相互交織作用下,一種阻撓改革、各國采取內向型政策的政治氣候在形成。”許多新興經濟體的貧富不均在加劇。
“政治上若出現搖擺不定將威脅到經濟的開放,并且若不采取強有力的政策行動,世界增長可能會長期不盡人意。”
為了避免陷入低增長陷阱,拉加德主張各國增加財政政策支持,加快結構性改革進程,撤銷貿易壁壘、重振全球化的自由貿易。
拉加德認為,G20國家領導人應抓住本月4日至5日G20杭州峰會之機,討論上述全球增長議程的相關要素。她警告,若不作為,可能逆轉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導致過去數十年全球范圍創造、擴散財富的引擎熄火。
IMF可能下調全球增速預期
本周三公布的IMF工作人員報告發出了可能繼續下調經濟預期的信號。那將是IMF17個月內第六次調降全球經濟增速預期。
上述報告認為,盡管利率處于創紀錄低位,投資仍然令人失望,體現出多個國家需求疲軟、企業債臺高筑、金融業資產負債表羸弱。
報告稱,高頻數據預示,今年全球經濟增長會更為疲軟,特別是G20發達經濟體,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形勢更復雜。具體而言:
美國經濟增長已受美元走強、出口疲弱和長期增長前景黯淡影響,今年增速可能比預期疲軟,暗示可能下調GDP增速預期。
歐元區和日本GDP增長溫和,大致符合預期。
英國二季度GDP增速意外回升,但新近數據顯示,6月下旬公投退歐后,英國經濟大幅下滑。
中國二季度GDP增長穩定在6.7%,國內消費增長比投資強勁,服務業表現強于工業。
印度在私人部門消費支持下降有望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巴西近幾個月經濟前景有所好轉,本幣貶值對出口和工業生產有正面影響,企業信心開始復蘇。
俄羅斯經濟萎縮已經見底,經濟前景因融資成本下降和油價回漲而好轉。
上次調降經濟預期清單
今年7月IMF將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分別調降至3.1%和3.4%,均較4月公布的預期低0.1個百分點。當時IMF還:
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由6.5%升至6.6%;
將英國今年的經濟增速由1.9%降至1.7%,明年經濟增速預期由2.2%降至1.3%;
略上調今年歐元區經濟增速預期,將明年經濟增速預期下調0.2%至1.4%;
將日本今年經濟增速預期由0.5%下調至0.3%,明年由-0.1%上調至0.1%;
預期巴西和俄羅斯的經濟增速明年將轉跌為升。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