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統計局發布中國第三季度經濟數據,GDP增長6.7%,與上半年持平。三季度多項經濟數據呈向好趨勢,那么中國經濟是否已到達“L”型拐點?有專家認為“L”型拐點已過,也有專家認為現在還不好做出判斷,年底會更為明朗。對于四季度政策走向,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主要發力基建與PPP,而貨幣大規模放松可能性小。
多項數據趨于好轉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52997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環比增長1.8%。
第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緩中趨穩,8月9月民間投資連續兩月重回正增長。1-9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8.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8個百分點,但7月、8月和9月當月投資分別增長3.9%、8.2%和9.0%,增速連續2個月加快。1-9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6193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5%,增速比1-8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8月9月民間投資增速都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一改此前兩月負增長態勢,重回正增長。
今年前九月一二線重點城市房價大幅上漲,帶動房地產投資增速有所加快。1-9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4598億元,同比名義增長5.8%,比1-8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
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10月國慶期間二十多個城市密集出臺樓市收緊政策,市場認為,調控或會對未來房地產投資產生影響。房地產市場是否會成為中國經濟新一輪下滑的觸發因素,成為市場最為擔憂的問題。
招商證券認為,房地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回升至5.8%,較上月份回升0.4個百分點,當月同比增速回升至7.8%,土地購置面積當月增速降幅大幅反彈至12.4%,房屋銷售增速繼續攀升,但房屋新開工面積增速降至-19.4%,房地產調控對投資的影響仍需進一步觀察。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房地產是中短期中國經濟的最關鍵變量。從最終端需求看,消費、固定資產投資、出口均在2016年呈現了整體見底回升的局面,房地產投資在過去三個季度也是如此。不認為房地產會導致新一輪經濟下滑。
今年,消費升級類商品增長較快。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848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4%,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個百分點。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稱,今年需求結構繼續升級,高技術產業投資,服務業投資占比也都在提高,同時高耗能行業占比在下降。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7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3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凈出口對經濟貢獻率是負7.8%,經濟對出口依賴度大大下降。盛來運稱,今年凈出口對經濟貢獻率是負的7.8%。最新海關數據顯示,9月出口結束了此前六個月的連續正增長,再次出現負增長。第三季度,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值分別增長1.1%、0.4%和2.1%。
此外,前三季全國財政收入破15萬億,房地產相關稅收增長迅速。10月19日,據財政部數據,1-9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1400億元,同比增長5.9%,略低于同期經濟增速(6.7%),不過以地方土地收入為主的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達到29777億元,同比增長11.3%,遠高于經濟增速。上述兩項收入相加,前三季度全國財政收入首次突破15萬億元(15177億元),而這離不開房地產相關稅收高增長的支撐。
中國經濟是否已到達“L”型拐點?
今年一、二、三季度GDP增速都為6.7%,三季度多項經濟數據呈向好趨勢,那么,中國經濟是否已到達“L”型拐點?事實上,有學者認為“L”型拐點已過。九州證券鄧海清點評三季度經濟數據稱,金融數據繼續回升,信貸特別是企業信貸超市場預期,驗證中國經濟L型拐點已過。鄧海清表示,9月社融數據為年內第三高,新增貸款為年內第四高,企業中長期貸款為年內第四高,說明企業融資情況并未惡化,企業信心仍在恢復。
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對鳳凰財經表示,第三季度經濟數據與動態亮點很多,但能不能說經濟馬上就探底還不好立即做出判斷,有這種可能性??梢允媚恳源齺砜茨甑资遣皇悄芴降?,屆時會更加明朗。
賈康強調,經濟階段性探底緊跟著就會出現企穩向好,要穩在新常態的“常”字上。GDP增長速度到底是6.7還是6.6,或者再高一點,或者再低一點,都不是關鍵問題。關鍵問題在于,我們能不能真正地優化結構,體現在經濟增長質量要提高,要努力爭取這個前景。
四季度前瞻:積極財政政策,貨幣大規模放松可能性小
十月房地產調控發力,市場認為接下來穩增長勢必靠基建。近日,促投資打出政策組合拳,基建投資批復進一步提速,財政部也下發了第三批PPP名單。
前8個月,發改委已累計批復基建投資項目逾1萬億元。9月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23個,總投資3197億元。10月以來,發改委新批復兩鐵路項目和兩城市軌道交通規劃,項目總投資為1339億元。從今年基建項目目標額度來看,仍有大量投資需要完成,四季度基建項目有望密集出臺。
目前,地方政府自身背負債務壓力較大,而基建投資體量較大,PPP模式將成為必然選擇。日前財政部下發第三批PPP名單,示范項目516個,計劃總投資金額1.17萬億元,比第二批示范項目增加77%。
貨幣政策方面,業內人士分析稱,預計四季度M2增速會有所回升,但貨幣政策大規模放松的可能性已經不大,央行更傾向于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更為靈活地提供長期、中期和短期的流動性。
中國銀行[0.30% 資金 研報]國際金融研究所此前發布報告稱,一方面,8月末我國外匯占款環比下降1918.95億元,已連續10個月減少,其對資金面供給的不利影響持續存在。為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近期央行將更多使用公開市場操作、MLF等工具平抑市場流動性波動。另一方面,隨著14天和28天逆回購的重啟,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的期限結構更加豐富,這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平抑資金波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日益完善的利率走廊機制,將更好地控制短期利率波動,保持利率中樞穩定。預計四季度貨幣供給和信貸增長有所回升,年末M2增長12%左右,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長13%左右。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