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它的產品那么受客戶青睞?為什么它的規模并非最大卻最受同行尊重?為什么中國高鐵線路的軌道墊板都烙有它的痕跡?為什么拉薩古城的白云陽光沒有因它的作業受到擾動?為什么只有它,通過了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嚴苛的技術門檻?
南方路機董事長方慶熙?
匠心之基——專注沒有捷徑捷徑就是彎路
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宏觀經濟開始面臨嚴峻的考驗,中國的傳統制造業更是大喊“嚴冬難耐,何去何從”。作為在攪拌設備制造行業從業了40余年的一個“老人”,泉州市裝備制造業協會會長、南方路機董事長方慶熙同樣也深感這個冬天確實有點“冷”。風雨25年,南方路機經歷了艱難的創業階段,享受了經濟狂熱期帶來的紅利,也經受了幾次經濟危機的洗禮。無論處于“危機”,還是處于“經濟狂熱期”,南方路機一直保持清醒的認識:只有產品和服務才是企業永恒的主題,不求做最大,但求最專業。
南方路機一直堅持“做專、做精、做好、做久”的理念絕不動搖。方慶熙表示,我們不斷重提這一理念,一方面是告誡所有的南方路機人,只有堅持這一理念,我們才能走的更遠、更久;同時也是想斗膽給行業伙伴一點建議,因為只有各位行業伙伴都致力于“專”、“精”,我們的行業才能發展的更穩健、更長遠。
做專———就是要專注產品、專心研發、鑄造專業品質。做精———就是要以工匠精神精工智造,做到南方路機出品、必屬精品。做好———就是要用好產品、好服務、好資源,做客戶的好幫手、好管家、好朋友,幫客戶產生好效益。做久———就是要堅持把“做專、做精、做好”做到長久、做成永久,樹立南方路機品牌50年、100年不倒!
市場是永不懈怠的考場,客戶是最嚴格的考官。南方路機始終堅持的戰略思想就是專注于以攪拌為核心、做專業工程攪拌全領域的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與制造商。做專,做精,做到專業品牌第一,這是南方路機發展的基石。
正如方慶熙所說,行業震蕩,唯有真功夫才能使出“千斤墜”、穩住身形;危機重重,全憑高品質方可練成“鐵布衫”,安全過關。專注沒有捷徑,唯有靜下心來專心研發產品、精煉品質、提升服務層次了,企業才能生存發展,行業才能基業長青。
25年,四分之一個世紀,南方路機以赤誠的工匠之心,走出了一條專注于攪拌的研發之路,探索形成了屬于自己的企業發展之道。
匠心之魄——行是技術派坐是冷板凳
南方路機一直被行業公認為絕對的技術派。而在追求技術行業領先、品質精益求精的這條路上,少不了不怕坐冷板凳的勇氣和無數次與自己較真打磨的魄力。
“攪拌主機能做到不漏水,那么大的東西,攪拌葉片與側壁的間隙度能做到1~3毫米,肯定是靠工匠打造出來的。”國企20年、民企20多年年,以混凝土攪拌設備起家的方慶熙,最深諳技術的秘籍。他說,客戶最關心的是產品耐不耐用,間隙越小,磨損就會越少,使用期限越長,看似無關緊要的一兩毫米,往往決定著產品的壽命。
正是有了對品質的無止境追求,2014年,南方路機被港珠澳大橋施工方選定為制砂設備的惟一采購方,南方路機為其設計制造的精品集料生產線,展現了國際最高水準的集料加工技術,實現集料破碎、整形、篩分、顆粒表面石粉去除、石粉含量控制、細集料篩分,細集料比例調節、石粉收集、精細化控制等技術要求,在這之前國內用于橋面鋪裝的材料,細集料只能做到0~0.6mm,如果需要更加精細的材料只能依賴進口,然而即便是在國外也無法做到使用同一種材料生產7種規格的集料,但是南方路機做到了,最細的集料達到75微米,也就是0.075毫米,跟平常吃的面粉差不多,這意味著在保證集料品質的情況下實現了精細化控制,因此這套設備所生產的高精度材料引領了國內外的集料生產標準。
“砂是很重要的原材料,做瀝青混合料、做干混砂漿、做混凝土,它的質量幾乎90%由砂決定。攪拌過程好比一個高壓鍋蒸米,如果米不好,高壓鍋再漂亮也沒用,蒸出的米也難以下咽。”方慶熙說。為了提高砂的質量,南方路機人費盡心思,計量差一克也不行,天天“鼓搗”這個,做深做透,追求的就是終極層面的質量。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好產品在一開始都能被認同。南方路機的干混砂漿攪拌設備就足足坐了8年的冷板凳。在外,有人說他們是吃飽了撐的,大家都好好的加水攪拌,你卻要把砂子里面的水烘干;在內,南方路機管理層也有人就此提出異議,建議應該順從市場主流做流行熱銷的產品。
“我堅持大家都做的東西我不做,一個產品等到絕大部分人說好,那已經絕對沒戲了,是不是?我天天安慰他們不急不急。外行不懂,但我們自己知道這是好東西。”方慶熙說。如今,高效低耗無污染已成為國家對攪拌行業的強制標準,南方路機的干混砂漿攪拌設備正在各地施工現場為客戶服務,已快速占據了國內同品類市場第一。德高、立邦、馬貝、東方雨虹等一大批國際一線建材生產商已經成為南方路機設備的擁躉,在材料研究方面與南方路機簽訂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共同致力于綠色建材的研發轉型。
匠心之魂——潤物細無聲功到自然成
一個企業的價值,常常體現在社會的認可度和被同行的尊重。一個產品做到第一,有人會說是偶然;如果每樣產品都是第一或接近第一,這就絕對不是偶然、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今天,中國攪拌行業有超過200位技術骨干曾經供職于南方路機,業內人士稱其為“黃埔軍校”。25年的堅守與發展,南方路機已成為一家令人尊重的企業。
“天天有新聞的公司不一定是好企業,企業的成長一定是漫長的、要耐得住寂寞的,要認認真真、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去摳。潤物細無聲,幾十年過去,企業會變成大樹,我們為行業輸送的人才會變成中堅力量。企業競爭到最后,其實是整體解決方案和全產業鏈服務的競爭。我們的整體方案不是憑空撈出來的,而是20多年積淀的結果。每一樣東西我們都去定義,一步步去做,因此我們成為一家什么樣的企業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方慶熙說。
歷經25年的發展壯大,南方路機已經成為行業公認的技術派,而談到企業發展經營之道時,董事長方慶熙卻還像掃地僧一樣虛懷若谷:“25年前,歐洲有一個著名企業的老總曾對我說,你要打一個品牌出來,沒有25年到30年,你想都不要想。當時我覺得不可思議,真要這么久嗎?現在南方路機建廠剛好25年,這樣看來,我們才算剛剛走到起跑線,開始上路。”
未來,南方路機面對的更多是更廣闊的國際市場的競爭。大道之行,始于跬步;不忘初心,業成于精。一批又一批的南方路機人,還將繼續以匠心、筑前路,為中國制造樹立國際頂級品牌而不懈努力。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