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份中國工程機械二手市場調研報告昨日在京發布。全國設備租賃及二手設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余小梅表示,我國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將進入高速增長期。
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已經連續6年高速發展,按照行業慣例,設備使用5—8年要進行大修,這就意味著,未來3—5年內,二手設備社會需求量將大幅增加。報告預計,2009年我國二手機械設備交易額將突破1000億,增速超過20%。
一位來自中聯重科的人士也向記者表示,受國家4萬億投資的拉動,今年的“收成”比預期要好不少。
專家認為,二手設備將進入產業化經營,形成二手設備回收、加工(維修、翻新、再制造)、經銷、進出口的產業鏈。
報告將為商務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未來政策的制定提供參考。商務部此前發布的《二手設備流通技術規范通則》是該行業首個國家標準。但是,二手設備進入市場如何進行品質鑒定等關鍵問題尚未解決,這仍然是買家不敢輕易涉足該市場的原因。
報告認為,少數大型國際制造商在某些國內二手設備市場上形成壟斷,而國內企業相對處于弱勢地位,也是國家大力推動國內二手設備市場發展的原因所在。
國家工商總局市場規范司副司長黎曉寬昨日建議,建立二手設備經營主體的市場準入機制,目前的門檻太低,不利于培育大企業,擴大經營規模。另外,要加強對二手設備進入市場的監管,預期未來十年,二手機械設備保有量的機制將達到1萬億以上。在培育規模企業上,商務部相關負責人建議,著重推動有裝備制造背景企業的租賃試點。
黎曉寬還建議,二手設備的權屬應該明確。目前,由于二手設備缺乏價值評估標準、產權不清晰,通過銀行按揭或融資租賃進行信用銷售的條件不具備,致使二手設備中價值較高的品類難以流通。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