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三一、奔馳、商標”幾個關鍵詞“百度”一下,0.03秒內就會出現近5000條有關“三一與奔馳商標之爭”案件的報道。這場國際訴訟,三一贏了奔馳,引起了法律界、工商界以及眾多媒體的關注。因其在中國知識產權保護上的借鑒意義,人民網將三一商標維權案件列為“2009年全國十大知識產權事件”之一。
三一案例列入全國十大知識產權事件
12月4日,人民網對全國知識產權事件進行盤點,三一商標維權案件被列入全國十大知識產權事件。
人民網點評三一商標維權案指出,知識產權保護不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大棒,而是經濟全球化時代的游戲基本規則。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是中國作為全球影響力大國的必須責任。
同時入選全國十大知識產權事件的還有全國“掃黃打非”、新聞出版總署嚴查音像盜版、國務院出臺《文化產業振興規劃》、谷歌“版權門”事件以及電臺、電視臺播放音樂付費具體實施辦法出臺等事件。
《參考消息》英國觀察三一
近日,《參考消息》駐倫敦記者對三一與奔馳的商標之爭進行了近距離觀察,認為“作為中國商標維權的海外勝訴第一案,三一在英國贏了奔馳,為眾多中國涉外企業如何在外企巨頭面前運用法律維權,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范例,其重要性遠遠大于這一案例本身的獲勝。”
《參考消息》認為,在經濟全球化和生產國際化的今天,如何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權益、如何在外國企業尤其是外國巨型企業的挑戰面前不畏縮,勇于捍衛自我,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征途上必須解決的問題。
“三一的積極應對使之在這場訴訟中最終獲勝。”對于三一的正義維權,《參考消息》給予了積極的評價,并進而提出,在國際商標爭端乃至其他貿易和商業爭端中,中國企業必須加強法律意識。只有了解外國法律并運用好有關法律,中國企業才能很好地保護自己的利益。如果遇到外國企業的訴訟就采取退卻、息事寧人的軟弱態度,那只會捆綁自己在國外市場的手腳,限制自己在國外市場的發展能力。
行業研究員解讀三一勝奔馳示范意義
中投顧問機械行業研究員段嘉宣撰文,深度分析了三一商標維權勝訴的意義。
段嘉宣認為,三一重工與奔馳商標之戰的勝利,提升了我國工程機械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信心,在面對國外巨頭時,國內工程機械企業能夠有能力保護自身利益。同時更為重要的是,此舉將增強國內工程機械企業的維權意識,對國內工程機械企業無形資產的保護和企業的發展意義重大,也為國內工程機械企業國際化掃清了一大障礙。
商標是企業的無形資產,關系到企業的戰略發展。創立一個知名品牌,往往需要十年、數十年的努力,商標更是其直接體現,如果一旦陷入糾紛,對當地市場和潛在的品牌信譽度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
中投顧問最新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工程機械行業投入巨資重視自主創新,在構筑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往往忽視了對自身成果的保護。
段嘉宣認為,在加入WTO面對國際競爭的時候,更應建立相應的成熟的規章制度,在保護自身利益的前提下逐步實現發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