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路濱線為臺州市路橋區的一條重要交通干線,是路橋區規劃路網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路濱線不但可以連接金清、蓬街和主城區,實現海陸共進,且拉近了路橋城區與東部沿海地區的距離,改善了沿線道路的交通條件與投資環境,增強了城市的載體功能,也促進和帶動了臺州市東部經濟,特別是濱海新城的發展。
該路自建成通車以來,交通量增長迅速,大噸位車輛也急劇增加,對道路造成了嚴重破壞,雖然平時進行了一定的養護,但是已經不能適應交通量急劇增長的需要。
道路路面病害較多,主要表現為麻面,縱橫向裂縫、龜裂、車轍、沉降和坑洞等,路面病害影響了行車的舒適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為確保路濱線的行車安全、暢通、舒適,相關單位決定對 K6+800 - K14+300 全長約 7.5 公里的路段采取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的工藝進行改造。
路面維修方案
原路面上層結構為 12 cm 瀝青面層和 20 cm 水泥穩定礫石基層,改造維修方案為:對原路基進行全線注漿加固后,對 12 cm 瀝青面層和部分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采用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工藝進行處理,并添加部分新集料,經壓實后形成 15 cm 厚的基層,鋪筑封層后,加鋪 5 cm 的 AC - 16C 型瀝青混凝土作為表面層。
配合比設計
施工前,選取了代表性路段,使用維特根 WR 250 按照再生層設計厚度進行了現場取樣,并送至試驗室進行配合比設計。配比設計參考了銑刨料篩分結果,同時考慮該路段重載車輛較多的現狀,并符合《公路泡沫瀝青冷再生路面設計與施工技術規程》(DB33/T 715-2008)的級配范圍要求。
混合料級配設計時,決定添加 8 % 的粗集料(15 mm – 25 mm),以期提高再生混合料的高溫穩定性。根據室內發泡試驗以及干濕劈裂強度試驗的結果,得到了瀝青最佳發泡條件:發泡溫度 160 ℃;發泡用水量 2.5 %。粘結劑用量為:瀝青 2.3 %,水泥 1.8 %。
施工過程
1.水泥及碎石撒布
按照配合比設計的水泥用量和再生材料的最大干密度等數據,計算得到每袋水泥的撒布面積,然后打上方格,人工將水泥均勻攤開,粗集料則采用撒布機撒布。
水泥及碎石撒布
2.再生機施工
對半幅 12.25 m 路面使用維特根 WR 250 進行就地再生,2.4 m 的銑刨寬度 6 次作業就可完成半幅施工,維特根 WR 250 的銑刨切削深度為 13 cm,行進速度為 7 – 8 m/min。
維特根 WR 250 正在進行泡沫瀝青再生作業
維特根 WR 250 的右側貼邊功能極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
維特根 WR 250 推動瀝青罐車并拉動水罐車作業
3.整平和壓實
維特根 WR 250 就地再生完畢后,一臺悍馬 3520 單鋼輪壓路機隨即進行靜壓 1 遍,然后由平地機進行整平;隨后,悍馬 3520 單鋼輪壓路機進行高頻低幅壓實 2 遍,雙鋼輪則高頻低幅振動壓實 5 遍完成復壓;最后采用 26 噸膠輪壓路機壓實 8 遍,完成終壓。
整平和壓實
4.養生與開放交通
該路段交通壓力較大,需要盡快的開放交通。因此,對于壓實完畢的路段采用以下養生方法:先將壓實完畢的路段封閉晾曬養生2 - 3天,將再生材料中的水分進行蒸發,使得再生層獲得一定的早期強度。之后邊開放交通邊晾曬養生5 - 7天,這時在通過檢測確保再生層水分含量較低的情形下,及時加鋪封層和表面層。
再生層開放交通后的情形
結語
泡沫瀝青再生混合料(加入部分水泥)是介于水泥穩定碎石和瀝青混凝土之間的一種材料,能夠很好地平衡剛柔度。同時,研究表明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既能保證在較高的軸載作用下不發生豎向車轍變形,也不易在溫差作用下產生反射裂縫,具有非常明顯的優越性。
浙江省作為較早開展泡沫瀝青冷再生工藝的省份之一,目前已經實施了多條公路的再生作業,積累了大量的應用經驗,顯著提高了材料的循環利用率以及路面的行駛質量,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也從中得到了明顯的體現。相信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一定會在浙江省得到更加廣闊的應用與發展。
維特根 WR 250 憑借強勁發動機功率,四輪獨立驅動技術,出色的銑刨拌合性能,精確的粘結劑噴灑,較高的設備自動化程度等優勢,出色完成了此次項目施工。除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項目之外,維特根 WR 250 還可應用于水泥,乳化瀝青等多種粘結劑的再生工程,同時還兼具土壤穩定的功能,是就地冷再生及土壤穩定的理想選擇。
附:維特根 WR 250 設備參數
維特根 WR 250 設備參數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