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經濟體系中,工程機械配置市場化是一種必然趨勢。因為市場經濟的核心是法治和效益,所以國外施工企業所需的工程機械,很多是采用租賃的方式解決,避免采取“大而全”、“小而全”的低效益的自購設備方式。
目前,我國的工程機械租賃業尚處于起步階段,租賃業數量少且絕大部分為小型企業,尚無歸口管理的部門,沒有相應的行業準則和市場法規,多數處于無序競爭狀態,企業的裝備水平、管理水平、服務水平與發達國家的租賃企業相比有較大的差距。但是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行業分析師認為,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工程機械配置市場化已成必然趨勢,工程機械租賃市場前景看好。
國際租賃業的租賃方式
國外租賃業對應的租賃方式主要有兩種:實物性租賃和金融性租賃。
實物性租賃是施工企業向租賃公司租賃實物(工程機械),對短期使用的,連人(駕駛員)帶機租賃,對長期租賃的,也可以只租賃設備,自配駕駛員。在實物性租賃中,只分簡單租賃和全包(一攬子)租賃。簡單租賃是租賃商僅為客戶提供租機使用服務。全包租賃是租賃商為客戶提供租機方案優選咨詢、租機使用服務和維修服務、竣工資料整理服務等機械施工的全過程服務。卡特彼勒公司的全包租賃還為客戶提供汽車旅館(流動宿營車)等配套設施的租賃。
金融性租賃是金融部門與制造商的租賃部門合作,為客戶提供先租后購的金融性租賃服務。金融性租賃適用于對工程機械需長期使用(利用率在85%以上)的客戶。
為了滿足租賃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和提高租賃企業的競爭力,發達國家的工程機械租賃業的發展方向如下:大力提高租賃業的素質如日本全國建設機械租賃協會正在推行“租賃企業第三次結構改善計劃”,開展經營革新和強化經營基礎活動。其主要措施為:購進環保性好、質量可靠、性能優良、使用安全的新型租賃機械;租賃企業要取得ISO14000環保認證和ISO9002質量認證,提高企業的環保和質量管理水平;強化財務管理、人才管理、經營管理、設備管理、情報(信息)管理,降低租賃業成本和價格;大力采用網絡和微機管理等信息化技術,提高租賃業信息化水平,為用戶提供快捷、全方位的網上交易和服務;加強企業間的協作租賃和小型租賃企業的組合,實現租賃資源(設備)共享,提高行業的競爭力。
我國租賃形式不拘一格
我國現階段工程機械租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方式:
工程承包商在資金困難的條件下承擔中標任務,通過融資租賃先取得施工機械的使用權,待工程完工后將所得工程利潤付清資金,并取得設備的所有權。
大型工程的建設工期長,參與施工的單位多,而資金短缺,由工程建管單位出資集中購買施工機械再租賃給承包商使用,租金可以從工程款中扣除,母公司根據子公司的需求集中資金購買工程所需的關鍵設備、租借給子公司使用,并按租賃形式結算。幾個子公司可以交替使用,這就大大減少了總投資和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從兩個方面提高了企業的 經濟效益。
目前國內工程機械市場格局從賣方主導變買方主導,銷售市場競爭激烈。制造企業為了擴大自己產品的市場份額,采用了“分期付款”、“以租代購”或“先租后購”等靈活銷售手段,類似融資租賃。有些工程機械制造企業作為內部改革的手段,利用企業的技術支持和社會信譽作后盾,將部分人員分流出去,從事配件銷售和租賃服務,既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又增加了職工就業機會。制造企業的新產品在技術未完善之前先租出去試用,在試用中進行考核和改進,待技術完善之后再正式進入市場,這樣既贏得了改善產品性能的時間,又贏得了占領市場的空間。
施工企業參與投標競爭,但缺少必要的設備,有的公司就發動職工個人投資買設備,然后租給本部門使用,施工單位多余的機械設備也找門路租出去,以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此外某些使用頻率很少的設備,如大型工程起重機和高空作業平臺等,沒有必要每個單位買一臺,采用調劑租賃的方式解決急需最為合算,一些工程機械中間銷售公司,特別是銷售二手設備的公司,以租賃的方式拓展業務,進行“租售結合”,一些民營或個體企業做工程機械配件銷售生意,也附帶有修理服務和租賃業務。
搶占大型工程設備“后市場”
工程機械制造商擴大租賃業務,既可以在租賃市場取得利潤,也能通過租賃為產品做活動的廣告,擴大產品的市場效應,以利推銷新產品。
在固定資產投資快速飆升的拉動下,我國工程機械市場連續幾年井噴式發展,隨著新設備銷售進入微利時代,大型設備企業已把獲利空間轉移到二手設備融資租賃“后市場”。
“市場發展明顯呈現出‘外強內弱’的局面,少數大型國際制造商在國內二手設備市場上搶占了先機,甚至在某些設備上形成了壟斷,國內企業處于一種相對弱勢地位。”在12月10日舉辦的中國二手設備市場發展論壇上,全國設備租賃及二手設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余小梅告訴記者,這正是國家大力推動國內二手設備市場發展的原因所在。
來自全國設備租賃及二手設備專業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二手工程機械設備交易額800億元,預計2009年將突破1000億,年均增長速度在20%以上。
“外商融資的租賃中心已經完成了歷史任務,今后的融資租賃應該由內資來主導。”全國設備租賃及二手設備專業委員會名譽會長姜仲勤在上述場合表示。
據姜仲勤介紹,目前銀監會和商務部對外資租賃公司的審批權已經下放到省級的商務部門和國家的經濟技術開發區,而對于內資租賃公司仍處于試點階段。
機械制造行業“后市場”
“雖然各個國家標準不統一,融資租賃的本質用一句經濟學的話來講,就是對稀缺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的學問。”姜仲勤說。
目前,我國已有各類工程機械企業兩千余家,工業總產值3000億,已逐漸發展成為僅次于汽車、石化、機床的第四大工程行業,具備了一定的產業基礎和國際競爭力,塑造了徐工、柳工[19.75 0.05%]等優勢品牌。
“但是,世界機械制造行業已進入微利時代,盈利空間已拓展到以二手設備交易為主的‘后市場’,‘后市場’在歐美日等經濟發達國家被譽為黃金產業。”余小梅說。
今年我國對進口二手挖掘機提高門檻,規定超過5年的挖掘機不允許進口,國內市場上進口挖掘機量逐漸減少。但由于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大量開工,對二手設備需求量不斷增加,進口挖掘機的價格也在提升。
來自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我國挖掘機進口1.8萬臺,價值11.4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40%和20.9%,而進口平均價格為每臺6.4萬美元,上漲了31.8%。
但是,由外國設備廠商主導的融資租賃業務,在短短幾年已經占據國內市場的大半份額。國內大型裝備制造企業在這個“黃金產業”中仍處于邊緣地位。
“國內租賃市場經營主體規模小、技術水平落后,二手設備市場的設備80%以上都是私下交易,不簽訂正式合同,不提供銷售發票,正式廠商參與交易量不到市場交易量的5%。”余小梅告訴記者。
需培育大型融資租賃企業
雖然我國已經出臺融資租賃的相關行業法律法規,相關部門也在深入研究融資租賃業有關問題,加快修訂舊貨流通管理辦法,但行業發展仍然受到現有環境的制約。
融資租賃是一個需要資金杠桿來撬動的行業,需要企業與用戶與建立完善的銀行融資渠道。
“按照國內二手設備市場現狀發展下去,不會做得很大,因為租賃雙方往往是私下交易,沒有正規的銷售發票,銀行資金難以進入企業。所以,一個廠家僅靠自有資金進行商業信用的賒銷、分期付款做不大,需要借助銀行和社會的資金力量支持。”光大銀行副行長李子卿說。
光大銀行是目前國內工程機械按揭占比最大的銀行。目前,銀行介入二手工程設備的模式有兩種,一是對二手設備提供按揭貸款,第二就是租賃。
據一位從事融資租賃的人士介紹,按照我國金融管理制度,現在二手工程設備的按揭貸款執行的不是真正的設備融資貸款,而是作為汽車消費按揭貸款,貸款融資必須是三成首付,“其實設備融資可以變成兩成甚至一成。如果成立金融租賃公司,就可以進一步降低按揭程度,以及簡化手續。
據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了解,目前國內已經有銀行準備注冊金融租賃公司,推動二手設備融資租賃業務。因為租賃公司首付根據風險程度可以調節,最低可以到5%,另外不用登記抵押,因為所有權屬于租賃公司。
國家工商總局市場規范司黎曉寬副司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二手設備經營主體的準入門檻太低,二手設備經銷商大多數是個體經營戶,這種模式有利于集中社會游資,交易靈活,但是不利于交易規模的擴大。
“應該培育一批有條件、有能力、有資金的大型的二手設備經營企業,使他們成為行業的中堅力量,帶動全行業的發展。”黎曉寬說。
近年,一些國外工程機械租賃企業已逐步進入我國市場。面對國內外市場的競爭,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行業分析師認為,加強企業間的協作租賃和小型租賃企業的組合,實現租賃資源共享,提高行業的競爭力,同時加大工程機械租賃業信息化水平,強化人才、設備、情報管理,降低租賃業成本。只有這樣才能使工程機械租賃業快速駛入良性軌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小乙)
本文系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原創作品,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為: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或 www.wuhubb.com;轉載時嚴禁任何有悖原文的文字修改;本網有權對所有侵權行為進行責任追究。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