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中機聯召開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專題研討會,圍繞機械工業各行業產能快速增長的現狀、潛在風險分析及建議進行專題研討交流。中機聯專家委有關委員、專業協會領導與專家交流了各行業產能的現狀、問題,并提出了不少積極的建議和意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軸承工業進入快速增長的發展階段,軸承產量和銷售額年增長速度達15%以上。提前兩年多完成了行業“十一五”規劃預定的軸承產量、銷售額、出口創匯等目標。就軸承產量和銷售收入總量上,中國軸承產能已位列世界第三位,進入世界軸承大國地位。但是我國軸承產能的現狀及特點:1、企業多、規模小、產品單一、行業集中度差;2、產品結構不合理,低端產品比例過大、市場競爭激烈;3、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科技研發投入不足,行業平均研發投入占銷售比例低。精密軸承、高速列車軸承、民用航空軸承等均為國外軸承公司所壟斷;4、對國外市場依存度高,外向出口型企業約占三分之一,且出口市場單一,屢受國外反傾銷的打壓。
在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下,我國軸承產業的產業結構不合理及產能不合比例的增長方式便受到了沖擊。軸承全行業發展受到嚴重影響,預計2009年全國軸承銷售收入僅能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風險和影響主要表現在:1、受金融危機影響最大的是產品單一、出口外向型企業。2、鐵路部門運力下降、需求下降導致生產鐵路軸承的企業受到嚴重影響。3、振興裝備制造業拉動內需的政策,對軸承行業的影響不明顯。4、風電軸承近幾年快速發展,開始制約和影響行業良性發展。
行業結構調整和企業產品結構調整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機遇;當前高端軸承產品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是我國軸承行業發展自主創新替代進口軸承的主攻方向。風電軸承作為環保能源產業屬國家鼓勵和支持的裝備產業關鍵零部件產品,應加強產業發展指導和政策扶植,防止盲目發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