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15-2016)》藍皮書(簡稱藍皮書)發布會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中國區域經濟新動能培育研討會今日在北京舉行,會上同時發布《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藍皮書指出,在全國省域宏觀經濟競爭力排名中,廣東省、江蘇省、上海省居前三位。
省域宏觀經濟競爭力評價結果根據宏觀經濟競爭力指標體系和數學模型,對采集到的2014-2015年全國31個省、市、區的相關數據資料進行了統計整理和合成。省域宏觀經濟競爭力評價體系包括:經濟實力競爭力、經濟結構競爭力和經濟外向度競爭力三個指標。
2015年全國各省、區、市宏觀經濟競爭力處于上游區(1-10位)的依次排序是廣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北京市、山東省、天津市、福建省、湖北省、安徽省;處于中游區(11-20位)的依次排序為重慶市、河南省、遼寧省、湖南省、四川省、河北省、吉林省、江西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處于下游區(21-31位)的依次排序為陜西省、青海省、內蒙古自治區、貴州省、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黑龍江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山西省、云南省、甘肅省。
與2014年相比較,排位上升的有10個省、區、市,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和安徽省(6位),其他依次為吉林省(5位)、河南省(5位)、青海省(4位)、西藏自治區(3位)、江西省(3位)、湖北省(2位)、上海市(1位)、云南省(1位);有9個省、區、市的排位沒有變化;排位下降的有12個省、區、市,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內蒙古自治區(11位),其他依次為寧夏回族自治區(8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4位)、遼寧省(3位)、陜西省(2位)、重慶市(2位)、河北省(1位)、浙江省(1位)、湖南省(1位)、四川省(1位)、貴州省(1位)、甘肅省(1位)。
經濟實力競爭力方面,2015年排在前10位的省、市、區依次為:江蘇省、山東省、廣東省、浙江省、天津市、上海市、北京市、福建省、河南省、湖北省。
經濟結構競爭力方面,2015年排在前10位的省、市、區依次為:北京市、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天津市、海南省、遼寧省、福建省、吉林省。
經濟外向度競爭力方面,2015年排在前10位的省、市、區依次為:廣東省、上海市、江蘇省、北京市、浙江省、山東省、青海省、福建省、安徽省、天津市。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