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通常是打印零件或工具。但是,如果我們能打印出可以拯救生命的東西呢?比如一顆心臟。
顯然,我們打印的不是一顆真正的心,而是心臟模型。2015年,卡特彼勒工程師與Jump模擬交易與教育中心的工程師及醫生合作,將真實患者的核磁共振和CT掃描的數據轉換為可打印文件,采用透明材質及柔性材料制造出了兩個3D打印的心臟模型,能夠讓外科醫生準確地識別需要去除的肌肉部分,并在模型上進行手術練習。
很難想象一家重型機械制造商在進行這樣的實踐。但事實上,在卡特彼勒,3D打印并不是一個新概念。過去25年,該公司已通過3D打印技術,制造了5萬個模型,為客戶節約了大量的成本和時間。
對新技術和前瞻性應用的執著追求和投入,使卡特彼勒在業界與眾不同,甚至更酷。
卡特彼勒與無人機公司合作,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
機器內外同步創新
飛速發展的科技正在改變一切,變革性的創新也在各個行業不斷涌現。
卡特彼勒正在通過顛覆性的創新幫助客戶實現環境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在中國福建,三明海城建筑公司欣喜地發現,采用裝有坡度控制技術的卡特挖掘機,使他們承接的國道路基工程用時縮短了70%-80%,每天還能節約超過千元的燃油費用。在大洋彼岸的北美,客戶則通過遠程信息處理和有效載重系統,將生產效率和燃油效率分別提高了40%和16%,綜合投資回報率超過65%。
過去30多年來,卡特彼勒密切關注信息化潮流,不斷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卡特設備上。2007年,Cat?(卡特)智訊系統(Cat? Product Link?)開始出現在一些卡特彼勒的產品上。隨著大數據、物聯網的發展,十年來,其應用出現了大幅增長。現在,涵蓋更多應用的Cat?智能(Cat? Connect)技術與服務已經能夠實現整個機隊的互聯。
卡特彼勒使用創新技術
不僅著眼于自身設備的突破,卡特彼勒還跨界與數據分析公司Uptake成立了合資公司,并與Redbird公司合作,探索使用無人機在工地上方收集現場數據,并基于云計算的應用對數據進行分析。
進入“智能機器時代”
2016年,卡特彼勒在德國寶馬展上向行業公布了前瞻性的“智能機器時代”(The Age of Smart Iron)數字技術戰略,依托創新技術,工程機械內部發動機和零部件之間、設備之間、機隊之間具備了“對話”能力,并變得更加智能。
3D打印心臟
事實上,卡特彼勒“智能機器時代”已經實現了從概念到現實的突破。在全球投入使用的300萬臺卡特機器和發動機中,50萬臺已實現互聯互通,規模堪稱業內之最。
這些智能機器以及相應的智能解決方案,將把信息與數據轉化為資產管理效率、生產效率,并帶來更高安全保障以及綠色發展,這也將對整個建設行業、產業體系產生廣泛影響。卡特彼勒技術解決方案能夠為客戶提供關鍵信息,優化運營,解決客戶在施工現場面臨的難題,其開放的特性也使之適用于其他廠商設備的基本硬件或軟件。
目前,卡特彼勒正積極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并與沿線數十個國家的工程施工商保持著緊密合作,提供更為智能高效的設備?!耙粠б宦贰表椖康某薪ㄕ邔⒖梢越柚ㄌ乇死盏南乱淮悄芙ㄔO技術和互聯互通設備,實現經濟價值的最大化。他們將能夠用軟件及時捕捉關鍵績效及產品健康數據,為現場決策提供指引,利用一流的生產解決方案幫助操作人員更快速、更精確、更簡潔地完成物料運送。此外,先進的卡車及有效載重系統將幫助他們提升效率、縮短周期時間,并降低每噸單位成本。
卡特彼勒期待,隨著“智能機器時代”的到來,“一帶一路”沿線的建設項目都能以最酷的中國模式完成建設目標——最低的建設成本、最高的建設效率、最安全與可持續的建設方式。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