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核電建設正在注解“中國速度”。隨著山東海陽核電站正式開工,中國的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已經在2009年密集開建。
有業(yè)內人士預計,按照目前的建設速度和趨勢,2002年之前,中國的核電建設預計投資可能達上萬億元。
9個月內三大核電站開工
昨天上午,我國第二個三代核電AP1000自主化依托項目——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中電投集團”)山東海陽核電項目一期工程正式開工,這距離中國首個AP1000三代核電——浙江三門核電的開工只有不到9個月。
在這短短的9個月內,同樣使用AP1000技術的浙江三門核電在今年4月19日開工建設1號機組后,于12月15日開工建設2號機組;而依托法國EPR三代技術的示范工程——廣東臺山核電一期工程也在法國總理菲永訪華之后于12月21日開工。
2009年中國原計劃核準5座核電站開建。除上述3座外,還有海南昌江核電和山東榮成核電。其中,海南昌江核電已經于今年3月30日啟動作為核電開工準備工作的負挖,并于今年8月份取得了國家環(huán)保部及國家核安全局認可“兩評”報告認可;華能集團、中國核工業(yè)建設集團和清華大學合資建立的山東榮成石島灣核電站也在等待國家的最終核準。
按照今年11月底的統(tǒng)計,我國已建成運行11個核電反應堆,總裝機容量910萬千瓦;核準在建核電機組24臺,總裝機容量2540萬千瓦,已經是目前世界上核電在建規(guī)模最大的國家。
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現(xiàn)任中國核工業(yè)集團總經理、黨組書記孫勤在今年3月接受媒體采訪時預測,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落在中國是歷史的必然;我國核電將從技術跟蹤逐步過渡到自主創(chuàng)新,到2020年可望成為世界核電的領跑者。
2010年核電仍是重點
中國的核電建設不僅在今年加速,而且還將成為明年的電力建設重點。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12月27日開幕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就鄭重表示,2010年我國將大力發(fā)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爭取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左右。
帶動投資和調整結構是國家發(fā)展核電的主要著眼點之一。中國經濟還在企穩(wěn)回升之際,重大投資項目對于穩(wěn)定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截至12月27日,在建百萬千瓦的核電機組共19臺,如果按照每千瓦機組造價1.2萬元計算,直接投資在2500億元以上。
對于龐大的投資帶動作用,國內的設備制造企業(yè)將是首批受益者。“應該說到2020年之前,還有幾十個核電站要上,起碼有上萬億的投資,中國未來將大上核電,對裝備制造業(yè)是一個挑戰(zhàn),因為我們畢竟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而且核電設備來不得一點問題。”東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斯?jié)煞驅BN表示,“現(xiàn)在我們拿到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12年。”
而能從中直接受惠的地方經濟也對核電項目滿懷憧憬。以山東為例,據(jù)記者了解,山東省政府已經于近日下發(fā)文件,要求以海陽、榮成核電項目建設為契機,加快實施大型先進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重大科技工程,加快建設兩個核電設備制造業(yè)基地,并為此制定了到2012年全省核電裝備制造業(yè)產值達到200億元以上的宏偉規(guī)劃。
除了沿海省份在積極經營核電經濟外,位于華中地區(qū)的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分別申報的咸寧大畈核電項目、益陽桃花江項目以及彭澤核電正在等待國家的核準。
核電博弈越發(fā)激烈
目前中國已經運營或在建的大部分機組所采用的是在引進國外技術基礎上,經過消化、吸收、再創(chuàng)新所形成的成熟的“二代加”技術,而且已經形成批量化的設計、建造能力。
2006年,中國決定引進美國西屋公司AP1000三代核電技術,從而形成了目前三門核電和海陽核電兩個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與此同時,中廣核集團同法國電力公司共同投資建設依托EPR第三代壓水堆廣東臺山核電示范項目。華能則成立山東石島灣核電有限公司開發(fā)具備第四代核電技術特征的高溫氣冷堆項目,并同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一起在AP1000技術的基礎上開發(fā)國家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大專項示范工程———CAP1400核電站,籌建本土化的三代核電站。
而對于電力企業(yè)來說,核電是維系自身發(fā)展不得不突破的領域。根據(jù)中電聯(lián)的數(shù)據(jù),1~11月,全國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4377小時,比去年同期降低130小時,產能過剩以及電煤價格走高都限制了電力集團在火電領域的盈利,而各電力集團發(fā)展水電又受到資源約束和環(huán)境壓力,發(fā)展核電成為維系未來利潤增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目前,國家只核發(fā)了中國核工業(yè)集團公司、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和中電投集團三張核電牌照。前兩家是傳統(tǒng)兩強,而中電投集團也通過在海陽核電首次取得的絕對控股地位,從參股核電走向了核電競爭的前臺。
三家企業(yè)之外,其他四大發(fā)電集團和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事實上已經通過參股的方式滲透到已運行和在建的核電項目中,并在積極同地方政府合作商討搶占未來內陸核電選址。位居五大發(fā)電集團之首的華能集團,更希望通過山東榮成核電所代表的第四代核電技術而在未來核電競爭中提前“卡位”。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lián)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