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國兩會正在前方火熱進行,兩會代表的提案和建議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影響某個行業的未來發展走勢。本次兩會上,劉漢如對重卡行業的關注落腳點為:推廣天然氣重卡的使用率以及物流業降本增效要從高速公路收費改革下手,可謂切中時弊,直指行業痛點。
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人大代表劉漢如
清潔能源車型是大方向,京津冀地區天然氣重卡將迎來長足發展
隨著工業化進程和城鎮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當前我國能源結構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已經十分突出。例如霧霾問題日益嚴重,不僅京津冀地區、包括全國大部分地區都被霧霾所侵襲,治霾一度成為民眾關心的頭等話題。
“京津冀地區由于獨特的地理、政治、經濟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肯定會作為重點對象嚴加治理。在這個大環境下,清潔能源將會得到主推;那么在貨車部分,天然氣重卡將發揮特長,承擔起長距離運輸重任。”劉漢如分析道。
事實上,去年兩會劉漢如就已經提出“應對霧霾,應在京津冀地區大力推廣天然氣重卡”這一提議。在本次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進一步指出,要“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基本淘汰黃標車,加快淘汰老舊機動車,對高排放機動車進行專項整治,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可見,發展清潔能源汽車將會是未來的大方向。
而隨著霧霾日益加重,市場需求天然氣重卡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據了解,每行駛100公里,天然氣重卡可比同噸位柴油車節約100元燃料支出,給用戶帶來明顯的經濟收益。此外,天然氣重卡的有害氣體排放量也比柴油車低。其中,一氧化碳排放量低90%,碳氫化合物排放量低70%,氮氫化合物排放量降低35%。
市場對天然氣重卡需求漸增,那么華菱是否做好準備了呢?
事實上,早在2005年,華菱星馬就開發出了天然氣重卡,是國內較早進入清潔能源重卡技術領域的企業。隨著新產品開發能力不斷增強,華菱星馬車型天然氣重卡系列逐步齊全,至今已形成了漢馬H9、漢馬H6、漢馬H3、華菱重卡和華菱之星五大產品平臺,而且每個產品平臺都包括天然氣車產品。
華菱天然氣重卡包括壓縮式天然氣車和液化天然氣車,其車型也涉及牽引車、自卸車、載貨車、散裝水泥車、混凝土攪拌車、礦用自卸車等多方面。放眼國內,華菱早已脫穎而出,躋身天然氣卡車市場的前三強。
華菱天然氣重卡成績斐然,主要得益于其漢馬發動機競爭力十分強勁。事實上,據檢測,目前漢馬天然氣發動機350馬力比同排量的柴油機動力更強——這項技術在國內也是遙遙領先,鮮逢敵手。
“而且大家知道,我們是自主生產的漢馬發動機,更加貼近市場需求,并且能夠及時應變,隨時保持一線作戰狀態,”劉漢如介紹說,車企的競爭未來一定會變成發動機的競爭,過去那種拼裝湊的方式已經落伍,只有擁有多方面資源、綜合實力雄厚、完全實現獨立自主的企業才會是最后的贏家。在這條路上,華菱無疑已經走在行業的前端。據透露,經過前期的積累和試錯,目前漢馬發動機在華菱整車產品的裝載率已經達到75%,可以說已經完成了自身的轉型升級。
古詩有云“十年磨一劍”,華菱經過多年的技術沉積和市場鋪就,現在,到了“亮劍”的時候了!
物流業降本增效:高速公路改革刻不容緩
根據交通部發布的全國道路貨物運輸價格指數(CFI),經樣本數據統計,現在的公路通行費占物流總成本的24%。同時,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汪鳴曾經透露:“全國貨車的空載率在40%左右,10萬億的物流市場,5萬億由運輸來完成,這個水平,相當于非洲。”有數據顯示,歐美國家貨車司機平均每天行駛里程在1000公里左右,而中國的貨車司機只有300公里。
隨著物流運輸日益發展,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日益凸顯。而其中,高速公路弊病眾多:高速公路收費不透明、收“黑錢”以罰代管、無限期收費……卡車司機避之不及,只得放棄高速公路走下道,結果高速公路使用率低下,物流行業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居高不下。
“物流業涉及到方方面面,想要降本增效取得明顯成果,就需要各部門都積極行動起來。高速公路作為貨物運輸的血脈,也一定要參與進來,積極進行變革。”劉漢如介紹說,物流業想要降本增效,高速公路改革刻不容緩。
2017年是很有活力的一年,重卡不會低于80萬
本次兩會上,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6.5%左右。事實上,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公布,2016年我國GDP增速為6.7%,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排名第一。劉漢如介紹說,2017年行業利好因素不斷,仍是很有活力的一年。
“重卡行業經過2015年觸底后反彈明顯,這兩年進入一個新的增長周期;同時國家加大機場、水利、地下管網等投資力度,基建投資環境回暖,項目機會增多;再一個,921治超也給出一個明確的方向,那就是標準化運輸是主流趨勢,市場上也會有一個新車置換反應期。”結合多方面因素,劉漢如分析2017上半年重卡仍將保持高增長,下半年會趨于穩定,但不會大起大落,全年重卡銷量應該會在80萬輛以上;其中,今年工程車會有一個不錯的成績,將會對行業產生有利的提升作用。
華菱經過多年的沉淀和積累,一直在積極進行結構化調整和轉型升級。“今天,我們的競爭能力更強,產品的特性更強,加上政府利好政策,現在又迎來了一個好的機遇,可以說是人努力、天幫忙、政府支持,所以我們企業的高增長還是值得期待的。”對于2017年,劉漢如充滿了信心。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