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2020 年,“一環四縱四橫”干線鐵路網基本建成,高速鐵路網進一步拓展,城際鐵路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支線鐵路補充完善,樞紐建設配套協調。廣西鐵路營業里程達到 6000 公里左右, 高速鐵路達到 2000 公里左右;復線率和電氣化率分別達到 60%和 75%,路網密度達到 253 公里/萬平方公里,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基本實現全區“市市通高鐵”,基本建成以南寧為中心的“12310” 高速鐵路交通圈,1 小時通達南寧周邊城市,2 小時左右通達區內 — 8 — 其他設區市,3 小時左右通達周邊省會城市,10 小時左右通達長 三角和環渤海地區主要中心城市。
發展回顧
截至 2015 年底,廣西鐵路營業里程達到 5086 公里,較 2010 年提 高了 56%,其中高速鐵路從無到有,達到 1704 公里;復線里程 2400 公里,復線率達到47.2%,電氣化里程3056公里,電化率達到60.1%, — 1 — 較 2010 年分別提高 30.2%和 33.7%;路網密度達到 215 公里/萬平 方公里。
規劃目標
一環:桂林—賀州—梧州—玉林—北?!獨J州—防城港— 崇左—百色—河池—桂林。
四縱:永州—賀州—玉林—北海
包括洛湛鐵路永州至賀州至玉林 段、玉林至鐵山港鐵路。
四縱:衡陽—桂林—柳州—南寧—北部灣沿海
包括湘桂鐵路衡陽至南寧段、衡柳高鐵、柳南客專、焦柳鐵路懷化至柳州段、沿海鐵路、南欽高鐵、欽防高鐵、欽北高鐵。 (含懷化至柳州)
四縱:貴陽—河池—南寧—北部灣沿海
包括黔桂鐵路、貴南 客專、湘桂鐵路柳州至南寧段、柳南客專、沿海鐵路、南欽高鐵、 欽防高鐵、欽北高鐵。
四縱:威舍—百色—南寧—北部灣沿海
包括南昆鐵路威舍至南寧段、南昆客專、沿海鐵路、南欽高鐵、欽防高鐵、欽北高鐵。
四橫:東興—防城港—欽州—北?!拷?/p>
包括防城至東興鐵路、 沿海鐵路、南欽高鐵、欽防高鐵、欽北高鐵、合湛鐵路。
四橫:憑祥—南寧— 貴港—梧州—廣州
包括湘桂鐵路憑祥至南寧 段、南廣鐵路。
四橫:河池—柳州—賀州—韶關
包括黔桂鐵路 河池至柳州段、柳州至賀州至韶關鐵路、柳州至廣州鐵路。
四橫:百色—河池—桂林
包括百色至河池至桂林鐵路。
17年確保完成投資100億
南昆鐵路南寧至百色段增建二線工程實現逐段開通、南寧沙井物流園全面開工、南寧站客運樓全面開工、貴南高鐵引入南寧樞紐將全面開工……今年廣西鐵路建設將以“四線、三園、二站、一樞紐”為重點,統籌推進鐵路建設項目,確保完成基本建設投資100億元以上。
多個鐵路項目將全面開工
為了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更好地為城市、為旅客服務,今年,南寧鐵路局將不斷加快完善鐵路點線能力建設。鐵路部門將以“四線、三園、二站、一樞紐”為重點,統籌推進鐵路建設項目。
“四線”即南昆鐵路南寧至百色段增建二線工程實現逐段開通;黎湛鐵路電氣化改造成功實現全線開通;合湛鐵路全面開工;焦柳鐵路電氣化改造全面開工。
“三園”為南寧沙井、柳州西鵝和桂林西物流園全面開工建設,其中鐵路核心區建成投產。
“二站”即柳州站建設有序推進,南寧站客運樓全面開工。
“一樞紐”主要是貴南高鐵引入南寧樞紐全面開工。
南寧站客運樓全面開工
其中,南寧站客運樓建設并不是新建站房,而是新建商業和辦公樓,地點位于目前南寧火車站出站通道地洞口附近。對旅客乘車和進出站影響不大。
貴南高鐵引入南寧樞紐將全面開工
此外,2016年12月29日,連接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之間的第二條高鐵——貴陽至南寧高速鐵路已經開工建設,今年貴南高鐵引入南寧樞紐將全面開工,這也是該鐵路建設的重要工程之一。
貴南高鐵全線設15個車站,速度目標值350公里/小時,規劃輸送能力為每年4000萬人。項目預計2022年建成通車,屆時貴陽至南寧的旅行時間約2小時,比經黔桂、湘桂線運行的普速旅客列車壓縮11小時,比經貴廣客專、衡柳鐵路、柳南客專運行的動車旅行時間壓縮3個多小時。
實現自動售取票機覆蓋所有火車站
近3年來,南寧鐵路局共調整列車運行圖27次,相當于每月調整一次運行圖。全局客車開行對數由2013年的90.5對增至目前的251對,其中動車組由2013年的12對增至192對,通達全國15個省(直轄市)和廣西12個地級市,進一步滿足了人民群眾的出行需求。
預計今年旅客發送量將突破1億
自2013年年底廣西首條高鐵開通以來,已建成柳南、貴廣客專和云桂、南廣、衡柳、邕北、欽防鐵路等7條高鐵,與既有焦柳、黔桂、湘桂、南昆、益湛、黎湛、河茂等7條普鐵形成互補聯動,基本形成北通、南達、東進、西聯的現代化路網格局。
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6年4年間,南寧鐵路局年旅客發送量分別為3693萬人次、5101萬人次、7450萬人次和8816萬人次,實現一年一個新臺階。2017年春運,南寧鐵路局累計安全運送旅客1228萬人次,同比增幅位居全路第三位,預計全年旅客發送量將突破1億人次。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